從戚繼光的難題談起
這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中國4至6世紀南北戰爭研究》基礎上寫出的,研究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政權之間的戰爭,分為三編,分別講兵種與戰術、戰略與戰例、戰爭與政權。但本書的內容又不限於魏晉南北朝,而是會上溯得更遠一點,特別是關於步兵、騎兵的戰術變遷問題,要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考察,窺源方能知流,理清兵種戰術發展的整體歷程。
先說說為什麼想寫這個戰爭史題材。我自幼接受的關於中國古代戰爭的敘事,都來自《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演義小說,以及由這些小說改編來的評書、影視作品。在這些敘事作品中,冷兵器戰爭的作戰模式非常程式化:兩軍對陣,先是各出一員大將,在陣前“大戰三百合”,待一方被“挑落馬下”,這邊全軍將士便乘機“掩殺過去”,大將被斬的那一方則是全軍倉皇潰逃,一場大戰便告結束。到近現代,又出現了“武俠小說”,冷兵器的打鬥就更神奇了,或者說更像巫術了。
真正的冷兵器戰爭,似乎不是這個樣子。但中國古代的戰爭究竟怎麼打?史書記載得往往不是那麼詳細。譬如楚漢之間著名的垓下之戰,雙方投入兵力多少?各自的陣列多長、多寬?是不是和挖出來的秦陵兵馬俑一樣?交戰過程如何?在《史記》中都看不到。後世的著名戰役也都類似。當然,更早的情況會好點兒,《左傳》對春秋的戰爭記載就比較翔實。戰國之後的史書,就達不到《左傳》的水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