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硝煙中的談判桌
裝備上檔次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根據雅爾塔體系內容,美蘇兩大霸權國家平分天下,中國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之下,“有幸”成為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積極扶持中國,國民政府與蘇、美、英、法並列,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美國企圖把中國變成亞洲的老大,以代替日本的位置。它希望日本的工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退回到20世紀20年代,不能高於遭到其侵略的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美國擔心若是共產黨當權中國則會被拉入到蘇聯陣營,所以美國積極支援國民黨。
在雅爾塔體系背後是美、蘇和蔣介石政府間的一系列利益平衡。美蘇試圖為戰後中國的政治發展作出它們都可以接受的國際安排。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領導人堅信,在東亞扶持起一個強大的中國,戰時有利於打敗日本,戰後可以成為遏制蘇聯的屏障。美國不希望中國發生大規模內戰,內戰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美國政府從1944年夏季開始直接積極地插手國共矛盾,試圖找到既能維持蔣介石地位又能防止內戰的辦法。
在抗日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美國政府派出兩個半官方組織到達延安,“迪克西使團” 和“赫爾利使團”。前者官方的主要使命是,“為了打敗日本,統一中國的一切軍事力量”。後者考察後向美國政府提交的報告,無論從當前美國對日作戰方面考慮,還是從戰後美國保持在遠東長遠利益出發,都應放棄只單純支援蔣介石的錯誤政策,避免把美國的利益同蔣介石集團的命運捆綁在一起,可惜並未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