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說的是一樁劫持案。
這不是一樁普通的劫案,從某種程度上說,堪稱“民國第一大劫案”。
1
1923年5月5日,夜。
由浦口開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別快車,正在津浦鐵路上疾馳。
在中華民國進入第二個十年之際,能坐得起這列列車的人,依舊不多。這列列車是時任交通總長吳毓麟花重金從美國訂購而來,車廂為全鋼打造,外面漆著藍漆,俗稱“藍鋼皮”——在當時整個遠東地區,這樣的列車只有一列。
車好,自然票貴。
1924年,四川文學家吳虞,從北京到上海去看望女兒,曾搭乘過一段津浦線上的這列火車,連火車票在內,一共在火車上花費了49塊大洋。
49塊大洋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在當時的北京,一塊大洋,可以訂半個月的牛奶,或買2斤鮮羊肉,或買20斤大米。
由此可見,當時能坐這列火車的,都是些什麼人。
“藍鋼皮”列車的另一特徵,就是車窗為拱形
回到1923年5月5日晚的這列“藍鋼皮”。
“藍鋼皮”分一、二、三等車廂,一等車廂由一間間的軟臥構成。能買得起一等車廂車票的,多半是外國人,當然,也有一些非常有錢的中國生意人。
那一晚,在“藍鋼皮”的一等車廂裡,有美國總務司安迪生的代表鮑育、法國公使館參贊茹安等外國政要人士,他們是來參加中國關稅會議的。而另一群外國人,如《中國遠東金融商業報》記者亨萊、《大陸報》記者李白斯,還有美國《密蘇里新聞報》駐遠東記者鮑威爾等新聞界人士,是到山東境內採訪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