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星節;中秋是月節,是以圓月為標誌的月節,是富有詩意的傳統節日,寄寓著華人團圓、圓滿的夢想,積澱著華人團圓的心理訴求、圓滿的精神追求。
從祭月到賞圓月
提到中秋節,就聯想到月亮。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月亮文化。遠古時期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陽,夜晚看到月亮,月亮與人的關係比現在密切得多。月亮崇拜很早就有,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大地,心生敬畏。中國講陰陽,月亮稱為太陰,與太陽分別成為陰陽兩極的代表。遠古先民感到太陽、太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產生崇拜。中國周朝就有祭月的儀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時候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長期的農耕社會,使中華民族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緻的體察、詩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你看,陽曆的15日月不必圓;而華人的農曆,每月十五總是月圓,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傳統大節。太陽總是圓的,而月亮陰晴圓缺,變化不居,華人很細緻地名之為:朔——望——晦;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牙兒、一鉤新月、一輪滿月。古時沒有日曆,有了也不普及,廣大農民以觀月象數日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