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用心

熱門小說推薦

有一天,老師還說了這樣的話:

“出錯了,沒關係。但一定要好好做完,而且任何動作都要用心。”

“用心”實在太過抽象。我露出狐疑的眼光,覺得一定不像將飯添進碗中那麼簡單。

於是,老師為我們具體示範如何“用心”做每個動作。例如:

“茶碗與薄器一起拿起來時,雖然是同時的動作,但瞬間的反應一定是將薄器先拿離榻榻米。”

“拿茶勺時,勺頭不與榻榻米呈水平,而是稍微下垂,這樣的姿勢比較漂亮……不對,這樣就太往下垂了……沒錯,就是這種姿勢最漂亮!”

“沏薄茶講究輕快,濃茶卻需要煉製。煉製濃茶時,應保持著有如調製膠彩顏料的心情。至於要煉製到什麼程度,好好聽茶的聲音吧!”

濃稠的攪動聲……俗語說“神存於微塵中”,茶道可說是講究細節的集大成。

老師步步叮嚀我們“瞧,就這一瞬間更快的”“茶勺頭稍微往下垂放”“不只是‘沏茶’,而是‘煉製’”等各種應注意的細節。隨時要我們投注十二萬分的精神,注意身體各個動作。

“好好傾聽濃茶,慢慢‘煉製’。”

濃茶裡只加入少許開水,慢慢攪動茶筅,直到筅端攪起來像雙腳深陷泥沼中有點沉重、很難拔起來的感覺。

(這就是“調製膠彩顏料”的感覺啊……)

慢慢攪動四五回合後,濃茶特有的芳香撲鼻。

(啊,現在才是真正的茶香!)

茶香有如在茶碗中起化學變化般爆發出來。

每年五月採摘、加工的茶葉,十足熟成的甘味封裝於名為“茶壺”的瓶中。如此約經過半年,十一月拆封,再用石臼搗磨成綠茶粉。

這股茶香象徵著休眠半年的茶葉在接觸陽光與水後的甦醒。

煉製濃茶的過程中,當攪動抹茶與開水的茶筅端感覺變輕盈的那一瞬間,原本分離的“茶粉”與“開水”分子才真正結合變為“茶”。透過茶筅端傳達的微妙變化,使我領悟微觀的世界。

(我知道了,現在才要再加些熱開水。)

我將茶筅靠放茶碗左側,加入開水。濃稠的抹茶經開水稀釋,須再用茶筅攪動繼續煉製。

筅端的感覺又開始變化。原本順暢的攪動再度出現濃稠感,筅端突然變沉重。濃茶的茶湯麵泛出光澤,感覺稠稠的很好喝。

我發覺自己一直專注於煉製濃茶。什麼也沒想,就坐在茶釜前攪拌抹茶,所有心思都放在這碗茶湯裡。

連剛才“為什麼還沒輪到我沏茶”那種沉不住氣、焦躁的感覺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此刻,我的心百分之百放在當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