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秦漢統一,大體上版圖確定,民族摶成,中國史遂開始有其對外問題。【以前只是中國內地華、夷雜處,部族相爭,不成為對外。】
中國以民族之優秀,疆土之超越,使中國國力常卓然高出於四圍外族之上。因此中國史上對外之勝負、強弱,幾乎完全視國內政治為轉移。【外患只是內政動亂所招致之一種事態。嚴格言之,只要國內政治有辦法,國外絕不足患。】
講述中國史上歷來之外患,毋寧應該多注意於國內之自身。
一 、兩漢國力之比較
兩漢是中國史上第一次因統一而臻國力全盛之時期,但因種種關係,東漢國力已不如西漢。
先就建都而論。
中國古史活動場面,大體上主要的在黃河流域。其西部上游武力較優,東部下游則文化、經濟較勝。此種形勢,自虞、夏、殷、周直到秦並六國皆然。
西漢承秦而都關中,長安為全國之頭目,東方的文化、經濟不斷向西輸送,使與西方武力相凝合,而接著再從長安向西北伸展。【驅逐匈奴,開通西域。】西漢的立國姿態,常是協調的、動的、進取的。
光武中興,關中殘破,【因王莽末年乃至更始、赤眉的大騷擾。】改都洛陽,從此東方的經濟、文化不免停滯,不再向西移動。【中國國力以政治推動,則常向西北發展;由外寇強敵所在也;此如西漢與唐皆是。若社會自由進展,則常向東南,以氣候較佳,土壤較肥,又無強敵臨前;如東漢、宋、明皆是。】而西方無力失其營衛,亦不免於轉弱。【因而雖小小的西羌,竟成東漢西邊之大患。】東、西兩方人口密度不調節,社會經濟易生動搖,正如在一端極熱、一端極冷的不調和空氣下激起了大旋風,東漢國運遂於東方的饑荒【黃巾。】與西方的變畔【涼州的兵與董卓。】兩種勢力衝蕩下斷送。東漢的立國姿態,可以說常是偏枯的、靜的、退守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