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東晉時代人,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後遷至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曾做過秘書郎、徵西長史、臨川太守、江州刺史、護軍將軍、會稽內史、右軍將軍,故人稱“王右軍”。
王羲之幼年時經父親指點筆法,又從衛夫人學書,後來“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遂師法張芝、鍾繇等,並吸收民間書法,開始在各種書體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這時楷書已經形成,但是筆體還比較粗放,草書、行書亦是如此。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有章草、今草、楷書、行書等四種,雖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鍾繇的楷書和張芝的草書,但是他沒有做純粹的模擬,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並加以新的變化發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新的書法體貌。
草書的出現是在先前的金文發展到石鼓文後,這時產生的草篆是草書發展的第一階段。在西漢末期到東漢初期之間,又出現了章草,即帶有隸書波磔的草書。從章草發展到今草,西晉陸機的《平復帖》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而王羲之則以自己獨特的書法創作完成了這一轉變,充分體現出他的書法中尚“意”的美學原則,使今草從此之後逐漸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書的典範之作,因以“十七”兩字為起首而得名。由於王羲之的原作現已一件無存,流傳下來的《十七帖》為唐太宗蒐集王羲之以草書體寫的信札,歷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獨立,無任何連帶之筆,又前後顧盼,上下呼應,點墨間,似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氣韻流動於其中,素有“一筆書”之稱。其用筆方折有力,佈局嚴謹疏爽,體態婉轉而多邊,表現出筆方勢圓的古典之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