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元曲四大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曲作家。最早提出“四大家”之說的是明代何良俊的《四友齋叢說》:“元人樂府稱馬東籬、鄭德輝、關漢卿、白仁甫為四大家。”元曲產生於金末的“俗謠俚曲”,包括“里巷之曲”和“胡夷之曲”。曲是繼詞之後可唱的詩體的總稱,包括散曲和雜劇。“元曲四大家”主要側重四位作家在雜劇方面的成就而言。

關漢卿(1220-1300年),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平沒有詳細記載,後人根據史料推測他可能是元代太醫院的一個醫生。關漢卿是元代前期雜劇界的領袖人物。《析津志》說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明代臧晉叔《元曲選》說他“躬踐排場,面敷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他還和當時的雜劇家、散曲家和戲曲演員交往親密,這些都為他的創作奠定了基礎。他的劇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會的黑暗,是元代殘酷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一面鏡子。《竇娥冤》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描寫一個弱小無依的寡婦竇娥反抗強暴寧死不屈,卻被誣陷殺人,最後冤死的故事,強烈控訴了統治者的殘暴和封建制度的罪惡。《魯齋郎》《望江亭》《蝴蝶夢》等劇作同樣揭示了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反映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在揭露社會黑暗的同時,關漢卿還塑造了一批鮮明的正面形象,尤其以下層婦女的形象最為突出。他筆下的婦女大多出身卑微,社會地位低下,是惡勢力漁色獵豔或殘酷奴役的物件,但她們都桀驁不馴,富有智慧和反抗精神。《救風塵》中的趙盼兒,《望江亭》中的譚計兒,《調風月》中的燕燕,這些人物都是文學史上的經典形象。他還寫過不少著名的歷史劇,如《單刀會》《西蜀夢》等。關漢卿的雜劇是中國古典戲曲藝術的一個高峰,在塑造人物形象、處理戲劇衝突、運用戲曲語言等多方面均有傑出的成就,他是我國第一位傑出的戲劇大家。此外,他的散曲也非常出色,在元散曲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南呂一枝花·不伏老》,是元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