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仲麻呂要回日本去了。
中文名字叫做晁衡的阿倍仲麻呂,是在開元四年(716)作為留學生來到大唐的。當時他十九歲,同行的則有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玄昉,均為一時之選。進入國子監學習的阿倍仲麻呂也不負厚望,以優異成績一舉考中進士。[32]
現在,我們至少知道了三位外籍進士,先後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新羅人崔致遠、阿拉伯人李彥升。
這裡面的資訊值得深思。
前面說過,唐代科舉最難考的是進士。因為其他科目比如明法和明算,選拔的都是專業技術人員。進士科的設定卻是要為帝國的高階官員和政治家做人才儲備,因此並不考核專業技術,對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則要求更高。
那麼,進士科考什麼?
貼經、雜文、時務策。貼經就是從儒家經典中選取部分段落篇章做填空題,雜文是寫詩和駢文,時務策則是論述時政對策。第一項考基礎知識,第二項是才藝展示,第三項相當於學位論文。如此全面考核,難怪考中不易。
對於外國人,就更難。
阿倍仲麻呂卻一舉成功。此後他留在了長安,成為大唐的一名官員,一住就是幾十年。天寶十二載(753),思鄉心切的仲麻呂被玄宗皇帝任命為大唐出使日本的使節,與久別重逢的故人、遣唐副使吉備真備一起回國。
訊息傳出,朝野上下依依不捨,名重一時的王維等人紛紛作詩送別。阿倍仲麻呂則寫下了著名的《銜命還國作》送給中國朋友——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33]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