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章 使節 槍桿子裡面出說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婚禮結束後,子圍便去開會。

這次十一國會議,是五年前“宋之盟”的繼續。那次盟會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甚至被認為是東周上下兩段的一個分界點——前半段以諸侯兼併為主,大夫兼併為次;後半段則是大夫兼併為主,諸侯兼併為次,堪稱劃時代。[6]

宋之盟的起因,原本是宋國大夫向戎痛感諸侯爭霸,戰亂不已,因此發起和平倡議。當時有發言權的超級大國,主要是晉、楚、齊、秦。向戎跟晉國執政趙武、楚國執政屈建私交不錯,一說就通。齊國和秦國,也表示支援。諸小國處在夾縫中,早已苦不堪言,更是樂觀其成。

於是,公元前546年,即魯襄公二十七年夏天,以宋為東道國,晉、楚、齊、秦及其同盟國代表,共同簽訂了和平條約。此後小國得到的和平安寧,宋有六十五年,魯有四十五年,衛有四十七年,曹有五十九年,多數達半個世紀左右。[7]

因此,歷史上便把這次盟會,稱為“弭兵之會”。弭讀如米,停止和消除的意思;兵,指戰爭。所謂“弭兵之會”,其實也就是當時的“世界和平大會”。

可惜,世界和平大會,一點都不和平。

盟會還沒開始,楚國就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各大國的同盟國相互朝見。這個提案表面上看,很是合理。比如江湖大佬們拜了把子,各自門下的小弟當然也要見見,然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實際上,楚國其實別有用心。要知道,參加盟會的國家中,只有陳、蔡、許三個小國是楚國的馬仔,其餘魯、宋、衛、鄭這幾個中等國家則是晉國這邊的。而且,魯和宋拜了楚國的碼頭,魯國的小弟邾和莒(讀如舉),宋國的小弟滕和薛,也會跟了去。再加上曹國,楚國便宜佔大了。[8]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