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結果顯示,色彩對我們身心靈的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色彩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現元素,讓我們可以辨識物體,也是人類表達情意的抽象方式。每個人對不同顏色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例如:暖色系的紅、黃、橘讓人感到熱情、興奮與刺激;冷色系的藍、天空藍、紫藍則會有舒緩與放鬆的感覺。雖然人類會因為文化差異,色彩的感受也會有若干特殊解讀,但是顏色的象徵意義是舉世通用的,是人類重要的象徵系統。在思維導圖法中,顏色並非隨意使用,而是有理論依據的。
第1節 色彩如何產生?
1666年,牛頓無意間觀察到從實驗室牆壁細縫穿過的白色光線照射到對面牆壁上,形成美麗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因而發現了太陽的七色光譜。後來牛頓以三稜鏡重複這個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牛頓指出,物體的顏色並非物體本身產生的,而是物體吸收和反射光的結果。他的發現帶給我們重大啟示:日常使用的顏色具有不同的意義,對我們心理或生理會造成影響。
第2節 大腦如何辨別色彩?
色彩三要素
太陽光線中包含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每一種顏色都有自己的波長。色彩有三要素,分別是色相、明度,以及彩度。色相是指色彩的色調,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徵,也是色彩相互區別的最明顯的特徵;明度也稱發光度,是指眼睛感受到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取決於物體的反射光量;彩度又稱飽和度,是指表現色彩色調的強度,飽和度高的顏色比較鮮豔,飽和度低的則較黯淡,例如:“鮮豔的紅”飽和度高,“暗沉的紅”飽和度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