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章,我們討論了比特幣挖礦的能量消耗(有些人會說是浪費)是個潛在問題,經濟學家稱之為負外部性。我們估計比特幣挖礦要消耗幾十萬千瓦的電能。所以一個明顯的問題是,這些用來解謎運算的工作量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其實是一個資源再生迴圈的問題,也會增加社會對加密數字貨幣的政策支援。當然,這個解謎演算法也必須滿足幾個基本的要求,才能夠在一個共識協議裡被使用。
以前的分散式計算專案
在比特幣誕生好多年之前,就有利用空閒的電腦[或者叫“空閒週期”(spare cycle)]來做一些其他工作的想法。表8.1列出了最受歡迎的幾個志願者運算專案。所有這些專案都有一個特性,使得它們適合成為解謎演算法的運算。具體來說,它們需要解決的都是一種“大海撈針”型的問題,可能的答案存在於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或者說範圍),搜尋空間的每一小部分都可以進行並行的快速驗證。最有名的例子是在SETI@home網站上,志願者們被分配一小段無線電訊號,用閒置的個人電腦來分析這段訊號可能存在的模式以尋找外星文明,同時分散式計算網站(distributed.net)的志願者被分配一小段可能的私鑰來進行驗證。[1]
志願者運算專案,成功地把一個很大的計算任務拆分成小份的任務,然後分配給每一個志願者進行運算檢查。事實上,這種模式在一個特別的叫作伯克利開放式網路計算平臺(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簡稱BOINC)上是很普遍的,這個平臺被開發出來就是用來給不同的個體分發小份額計算工作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