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線上等線上服務並不是依託網際網路發展的。由於面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法律、監管、傳統和實踐問題,商業公司根本不可能為與教育或科研機構不相干的普通人直接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史蒂夫·凱斯說:“這種情況現在看起來十分愚蠢,但在1992年以前,美國線上這樣的商業服務與網際網路連線是違法的。”37
不過,從1993年開始,網際網路的准入門檻降低了,成為向所有人開放的服務。這對線上服務構成了一定干擾,因為到當時為止,網路服務一直都像帶圍牆的花園一樣,把使用者包圍在一個受控的環境中。政策的放開還產生了海量新使用者,從而使網際網路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最重要的是,網際網路的開放開始讓數字革命的種種元素以布什、利克萊德和恩格爾巴特所設想的方式連線在了一起。計算機、通訊網路和數字資訊庫交織在一起,成為人人觸手可及的東西。
1993年9月,美國線上追隨一家名為Delphi的小競爭對手,開放了一個能讓使用者訪問網際網路新聞組和公告板的門戶,標誌著變革的正式開始。在網際網路歷史上,這場“大洪水”被稱為“永恆的9月”(Eternal September,那些持蔑視態度的老網民喜歡把這種說法掛在嘴邊)。該名稱的由來是,每年9月都會有一批新生進入大學,他們可以從校園網路訪問網際網路。這些新生剛開始發的帖子往往惹人生氣,但用不了幾周時間,多數人就能掌握足以融入網際網路文化的必要網路禮儀了。然而,網際網路的水閘1993年開啟後,新手開始沒完沒了地湧入,對網路社交規範和排外主義構成了嚴重衝擊。1994年1月,一位名叫戴夫·費希爾(Dave Fischer)的網民發帖稱:“1993年9月將作為永恆的9月載入網路史冊。”38 當時還出現了一個名為“美國線上那幫爛人”(alt.aol-sucks)的新聞組,老網民在這裡發帖罵網路新手。有個帖子說,美國線上那幫闖入者“在‘線索’(clue)交配季裝扮成‘線索’,身上澆透‘線索’資訊素,站在‘線索’出沒的田野裡,還是抓不到‘線索’”。39 事實上,“永恆的9月”對網際網路的民主化來說是一件好事,但老網民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接受這個現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