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代是中國戲曲成長時期,而在文學上看,則以元朝的戲曲為地位最高。元朝戲曲的主要作者是關漢卿(代表作為《竇娥冤》等)、王實甫、白樸(代表作為《梧桐雨》等)、馬致遠(代表作為《漢宮秋》等)、鄭光祖(代表作為《倩女離魂記》等)、喬吉等(關、白、鄭、馬稱四大家)。現在最流行的《西廂記》是王實甫作,為元曲代表作品之一。
元曲作品存有目錄的有五六百本之多,全文儲存的有百餘本,《元曲選》所收為一百本。自董解元《西廂》以至這些“元曲”都是用北方方言寫的,被稱為“北曲”(金稱“院本”,元稱“雜劇”)。元末永嘉人高明(則誠)因南方人不懂北方方言,又創作《琵琶記》,稱為“南曲”。到明代,北曲衰落下去,唱法也失傳,只有南曲盛行,一直到清代。現在所謂“崑腔”,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
崑曲系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崑山人魏良輔為同邑梁伯龍《浣紗記》一劇制譜時所創,腔調的流麗悠揚,超過原有的南北曲,所以風行頗久,現在流傳的“曲”的唱法,也就只有這一種,如《桃花扇》、《長生殿》都是唱崑腔的。
明代戲曲作家以徐渭、李日華、湯顯祖、阮大鋮等為最有名,代表作是湯顯祖的《牡丹亭》(《玉茗堂四夢》之一),阮大鋮的《燕子箋》。清代的南曲著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長生殿》,也極有名,其次則有李漁、蔣士銓、黃燮清諸人的作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