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上一章所說的詩賦詞曲,都是韻文,現在來講非韻文。非韻文有散文和駢文的分別。散文的句法,長短不齊,比較接近於口語的組織,駢文的句法,要排比齊整,字義虛實相對。例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愈堅,不墜青雲之志”,以一雙四字句及六字句,兩兩相對,這就是駢文,其他不屬於這種形式的普通文章,都是散文(鄭振鐸《文學大綱》,駢文也叫散文,將散文分為古駢二體,這個散文是現代意義的,對詩歌、小說、戲劇說的)。

駢是對偶的意思,駢文句法常常以四字句、六字句相間成文,所以又稱四六文,但一般駢文家對於駢文的定義,比較廣泛,他們認為駢文包括“駢字”、“駢句”、“駢意”等形式,不僅四六文而已。所謂“駢字”就是兩字重疊而成的語彙,例如“窈窕”、“參差”、“苗條”、“流離”、“關關”、“夭夭”等,或者是雙聲相重,或者是疊韻相重,或則是同字相重,如果不重疊,音節就不明顯,說起來就不好聽。所謂“駢句”,不僅包括四六句,就是其他的排句也包括了,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這也算是“駢句”。至於“駢意”,則凡文字有幾層意思,分數段平列寫出的,都包括了。這樣一來,不但韓柳歐蘇那些散文大家的文章脫不了駢文的範圍,便是白話文也有許多是駢文了。這個過於廣泛的定義,我們不能贊同。我們認為,駢文雖不限於四六,但句法整齊,字義虛實相對這兩個原則,必須具備,才算是駢文,例如“八股文”、“對聯”,都合於這兩個原則,都可以算做駢文。至於其他的駢句,就不能叫駢文,駢字及駢意,更不能作為駢文的特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