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〇五 樂府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唐以前的詩被稱為古體詩(唐人詩被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古體詩又分為樂府與古詩兩種。自漢武帝制定郊祀之禮,設立“樂府”——一個掌管樂歌的官署,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采詩夜誦——即徵集民間歌謠及文人仿作的民謠,使延年領導歌唱,有時也制新歌曲,於是可歌的詩,稱為“樂府”,其不可歌唱的詩,即稱為詩,後世稱之為“古詩”。漢以前,詩與樂不分,凡詩都是可歌唱的。漢時歌(樂府)與詩分開,而民間歌曲,卻因此得以儲存下來。後來凡文人仿作的民歌,或模仿古樂府而成但不能入樂的詩歌,也稱“樂府”,或“新樂府”。

樂府雖然是武帝時設立的,樂歌則武帝以前老早就有,如漢高帝作《大風歌》,令沛中兒童百二十人歌唱。高帝好“楚聲”,他的《鴻鵠歌》及唐山夫人的《房中祠樂》,都是“楚聲”。武帝時既設立專官,又使司馬相如等增制十九章之歌,又採集燕、代、秦、楚之民謠,採用箜篌、橫吹等外國樂器,李延年又依胡曲而造新聲,因此音樂大起變化,而樂府詩也由此盛行。但西漢到東漢初年,還是樂府的產生時期,到東漢末年及建安前後,方達全盛階段,建安以後,則多摹仿之作,隋唐以後便逐漸衰落了。

據鄭樵《通志·樂略》載稱,漢朝製作的歌曲有《短簫鐃歌》、《相和歌》、《郊祀歌》等十餘種,每種有若干曲。相和曲中有《薤露》、《蒿里》、《陌上桑》、《箜篌引》等,都採自民間,《陌上桑》及《箜篌引》歌詞寫得很動人。《郊祀歌》系鄒陽、司馬相如等文人作品。《短簫鐃歌》是鼓吹曲,發聲宏大,用於軍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