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章 理學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東原以後的那些正統派漢學家,根本不講義理之學。道鹹以後,曾滌生(國藩)頗有不滿意漢學而推崇宋學的意思,但他對於理學並沒有什麼貢獻。晚清今文學派盛行,宋學更沒有人注意。所以在清代,宋明理學始終沒有重整旗鼓。

就今文學派所談的問題看,多半是關於政治方面的,和理學家所談的性理天道,頗不一致,但譚嗣同《仁學》一書,談到了宇宙本體,確是理學家的問題。嗣同的思想,力求衝破名教的網羅,頗有浪漫空想的色彩,他把科學知識和儒、釋、道三家學說混合在一起,而建立一天人合一的“仁”的本體,和陸王派理學思想相彷彿。但他的思想在客觀上是唯物的。

完全有現代科學知識及對於西洋哲學做過有系統的研究,而又繼承宋學傳統,加以新發展的,要算最近發表《新理學》的馮友蘭氏。馮氏之《新理學》是繼承著程朱的傳統而加以相當修正的。他的宇宙觀仍是理氣二元論的,理是形式而氣是質料。理屬於真際,屬於邏輯的即形而上的世界,是超時空的;氣屬於實際,即形而下的世界,是在時空的。但在時空的實際的事物,又不只是氣,而必須是由氣依照理以形成的。他的“理”世界是不變的,而時時變化的實際世界,卻要按照那“理”來變化,不過又不曾完全實現了那“理”。他的“理”是多樣的,每一事物有其所以然之理。他的“理”是包含矛盾的,如他說事物依照理而有各類之性,有各個體之性,但個體之性與類之性可以有衝突。他修正了朱子“物物有一太極”之說,認為“太極”是一切理之總和,一物只能有一極(極是標準或極限的意思)。因而朱子“心具眾理”說,也給修正了,他以為理是客觀的範疇,一心不可能具眾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