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生平事蹟不詳。據推測,他很可能是金壇縣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該書成書和刊行的時間可能在萬曆年間的中後期中或末期。這時,神宗皇帝治國無道,宦官專權,朝綱廢馳,黨禍橫流,由嘉靖朝開始顯露端倪的內憂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來,有識之士的思想異常沉悶,無法從當時十分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脫出來,於是就會有人形諸筆墨,表達時代的心聲。《菜根譚》與《金瓶梅》都是這個歷史時期的作品,但它們的表現形式和社會性效果是不同的。《金瓶梅》以文藝小說的形式揭露社會的黑暗,令人怵目驚心而深省;《菜根譚》則以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惡,教導人們如何從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得到超脫。《金瓶梅》以其恢宏的構築、細膩描繪社會形相而成為文學珍品,廣泛流傳至今。《菜根譚》卻只能以其孤高的道德說教流傳於僧舍道觀、騷人墨客之間,幾百年間,時隱時現,險些失傳。可是,《菜根譚》在日本卻倍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珍視,事業上成功的人愛讀它,失意者亦愛讀它;企業界、商界的人愛讀它,政界、學術界的人士也愛讀它。
《菜根譚》不是一部有系統的、邏輯嚴密的學術著作,而是三百多年前一位退職官僚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成為一種在世出世的處世方法體系。這是該書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但《菜根譚》並非完全消極厭世的道德說教,它還有勸導人們建功立業,積極入世、樂觀進取的一面。例如,他說:“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他的積極入世思想是有限度的,他要求人們應該堅持一仲道德標準,符合時可以積極入世,反之,則寧可“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這種講究道德的原則立場對於現代社會依然有借鑑意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