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是德,不留名更是至德
儘管孔子、司馬遷兩大偉人全力加持,知道吳國故事的人,還是少之又少。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也是一例。
原文
《泰伯篇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華杉詳解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至德了,屢次把天下讓給別人,而並不為人民所知道,大家都找不到具體事蹟來讚頌他。
泰伯讓國的故事,前面提到過。這裡再具體講一下。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的長子。古公亶父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歷。季歷最小,卻比兩個哥哥都先結婚生子,季歷的兒子姬昌,出生的時候據說有祥瑞,古公亶父非常喜歡這個孫子,自己感嘆:“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很希望姬昌能繼承他的事業。
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思,但是按照周禮,長子繼位,父親去世後,他會繼位。他不在,是老二虞仲繼位,季歷是第三順位繼承人,怎麼也輪不到他。為了不讓父親破壞規矩,引起政治風波,埋下政治炸彈,他就和二弟商量出走,讓國給三弟。
兩人乘父親生病的時候,謊稱進山為父親採藥,就一去不復返,而且遠遠地走到家人找不到的地方。走了多遠呢,從今天陝西岐山縣,一直走到江蘇無錫,今天公路里程是1419公里。可見兄弟倆是一直走一直走,要走到天涯海角的態度,也確實走到了東海之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