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李善在對《昭明文選》中束晳的《補亡詩·南陔》進行註解時,寫道:“循陔以採香草者,將以供養其父母。”後稱奉養父母為“循陔”。
名家解讀
《詩經》中原來有《南陔》篇,內容涉及奉養父母。《昭明文選》中有“《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之句,可以看出該篇章的主要內容。但是遺憾的是,《南陔》篇在流傳過程中已經散佚,原文到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版本。(張一清)
辨析
“陔”容易錯寫為“該”,本義為臺階的石級次序,形聲字,從阝,亥聲。從“阝”,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該”本義是軍中的戒約,與語言有關,因此是言字旁。
你知道嗎?
《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合稱為“六笙詩”。為何叫笙詩呢?《釋文》中認為:“蓋武王之時,周公制禮,用為樂章,吹笙以播其曲。”故稱為“笙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