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 義】
供奉城隍的廟宇。城隍被認為是地方的守護神。
【名家解讀】
城是高牆,隍是挖出來的壕溝,這些都有保護人的作用。城隍廟是分等級的,不過,真正給城隍廟劃分等級是明朝的事。城隍老爺保護陰間,跟地方的刺史、縣令一樣。有的地方,將好人忠誠義士,也奉為城隍。(蒙曼)
【辨 析】
“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也就是城牆。《說文解字》中對“隍”的解釋是:“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隍”就是指沒有水的護城壕。注意不要把“城隍”的“隍”錯寫成“皇”。
你知道嗎?
古人建築城市就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建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等等。古人認為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暗地裡保護,所以城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
【字裡字外】
城隍最早起源於古代祭祀,後經由道教變為地方上的守護神。
周朝時,每逢歲終,人們都會舉行臘祭,祭祀八神,其中第七神叫水庸。據說這個水庸神就是城隍神的前身。
傳說三國時吳國曾修建城隍廟。南北朝時各地已經有了一些城隍祠和祭祀活動。唐朝以後,城隍廟已經相當普遍。當時的很多文人雅士,比如杜甫、韓愈、李商隱等,都曾寫過祭祀城隍的詩文。這時候的城隍神格也有了些許變化,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安全守護神明,逐漸開始負責管理所轄地區的陰靈和水旱吉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