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燃:燒;萁:豆莖。把豆萁曬乾後可以做柴火,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骨肉相殘。
辨析
“箕”《說文解字》說解為“豆莖也”,即豆類植物的秸稈,所以用草字頭。注意,“萁”,也不要讀作jī,也不要錯寫為“箕”。“箕”是用竹篾、柳條等製成的揚去糠麩或清除垃圾的器具,所以為竹字頭。
起源與演變
“煮豆燃萁”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魏文帝曹丕命弟曹植於七步內成詩,不能則行大法。曹植以“煮豆燃萁”為比喻,發抒因兄弟相殘而產生的鬱悶情懷。後人們多以“煮豆燃萁”比喻骨肉相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