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餓死的人。也作“餓莩”。
辨析
“殍”左部是個“歹”。用“歹”做部首的字多與死、不吉祥等有關,比如“病歿”的“歿”是死亡之義,“殃及池魚”的“殃”指災禍。注意:“殍”不要誤讀為fú,誤寫為“浮”。“浮”從水,本義是漂流、漂浮。
起源與演變
“餓”從食,人們常說“飢餓”,其實在古代,“飢”與“餓”有程度上的差別。“飢”是一般的肚子餓,“餓”是長時間沒有吃飯而快要餓死的狀態。可見,“餓”比“飢”要嚴重。對此,《正字通》中“餓,甚於飢也”,以及《韓非子·飾邪》中“家有常業,雖飢不餓”都表現出“飢”與“餓”的區別。而“殍”是指餓死後無人收的屍體。人們常用“餓殍遍野”“野有餓殍”來指野地裡佈滿了餓死的屍體。
例句
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蕩析離居,轉死溝洫,屍骸暴露,餓殍橫野。
李大釗《大哀篇》
字裡字外
“民以食為天”,飢餓如果只是一時,或許無礙,但如果發生在群體中,而且長期不能得到緩解,那麼就有可能導致餓殍遍野的情形。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因為乾旱、洪水、蝗災、暴政、暴民等天災人禍,經常發生饑荒,特別是政權更迭的戰爭時期更是災禍不斷。
關於饑荒之害,在《史記》《新唐書》《資治通鑑》《明史》等史書中都有詳細記載。《漢書·食貨志》載:“漢興,接秦之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資治通鑑》卷九記載,漢高祖二年(前205),七月左右,“關中大飢,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二者都描摹出一幅饑荒之年的圖景,餓殍遍野,人們為了活命,發生吃人慘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