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被區域性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事物的全貌或者問題的本質。
【辨析】
《說文解字》把“障”說解為“隔也”,本義就是阻隔,引申為遮蔽之義,注意:不要把“一葉障目”的“障”寫成“章”或者“瞕”。
【起源與演變】
《鶡冠子·上·天則》中寫道:“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一葉蔽目,不見太山”也作“一葉蔽目”,或作“一葉障目”。古代典籍中“一葉蔽目,不見太山”也可以省作“一葉迷山”。清高珩在《聊齋志異序》中寫道:“後世拘墟之士,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目所不見,率以仲尼‘不語’為辭。”大意是說後世那些目光短淺的人總是被區域性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的全貌或問題的本質;他們的眼睛看不見的,就都以孔子不談論怪力亂神為藉口敷衍。
【例句】
他們……或則拿一時一地的強弱現象代替了全體中的強弱現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
毛澤東《論持久戰》
【字裡字外】
三國時期魏國的邯鄲淳編纂的《笑林》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有關“一葉障目”的笑話。
楚國有個人家裡很窮。一天他看到《淮南子》中說,螳螂捕蟬時會用樹葉遮住自己的身體以達到隱身的效果。他想,自己要是得到螳螂的那片樹葉,應該也能隱身了。
於是,他高興地跑到樹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這樣的樹葉,卻不料一時失手,那片樹葉竟飄落到了地上,與一堆樹葉混在一起無法辨認。沒有辦法,他只好將所有落葉都收拾起來帶回家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