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寵chǒng辱rǔ不bù驚jīng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受寵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把得失全部都置之度外。

【辨析】

《老子》中有“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的句子,意思是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不安,形容患得患失。跟“寵辱若驚”的意思相反,“寵辱不驚”意思是受寵受辱都不放在心上。注意不要搞混。

【起源與演變】

南朝宋人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有人問王羲之對阮裕的看法,王羲之說:“此君近不驚寵辱。”大意是說這位先生(指阮裕)近來無論受寵或者受辱,都完全不放在心上。

後世多用“寵辱不驚”來形容人有很深的涵養,能置得失於度外,也可以作“寵辱無驚”。明代馮夢龍在《警世通言》卷一中寫道:“二人杯酒酬酢(zuò)了一會,子期寵辱無驚,伯牙愈加愛重。”

【例句】

他生性平和恬淡,寵辱不驚。

汪曾祺《譚富英佚事》

【字裡字外】

據《唐書·盧承慶傳》記載,盧承慶在唐太宗時任“考功員外郎”,主管官吏考核,為人公平正直。

當時有一個負責運糧的官員,由於運糧船隻意外沉沒而受過處罰。盧承慶據此給他評了個“中下”的等級,並通知了他本人。那人知道後沒有絲毫表示。盧承慶又想了想,覺得船隻沉沒,錯不在他,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挽救的,評為“中下”似乎不合適,又改評為“中中”,並再一次通知了他本人。但那人還是沒有任何表示。盧承慶知道他的表現後,不由得稱讚道:“好,寵辱不驚,難得難得!”隨即又將對他的評價改為了“中上”。因為這件事,這個運糧官給盧承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之後的吏部考核時,盧承慶特意提拔了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