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信紙。
【辨析】
“箋”容易錯寫成“箴”或者“筏”,“箴”讀作zhēn,原指古代用以勸告和規戒的公文。“筏”是個形聲字,讀作fá,是指用竹或木編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起源與演變】
“箋”是形聲字,竹字頭是形旁,本指用於寫字的狹條形小竹片。在紙被髮明出來之前,中國古人用竹子削成簡冊用於書寫,有時為了有所表識,會把竹子削成小竹片,系在簡冊上面,這種小竹片就被稱為“小箋”。所以“箋”在古代也指用於註釋原文的解釋性文字。後來由於這種註釋往往在正文邊上,篇幅較短,也漸漸用於指稱供題詩、寫信等用的質量較高的小幅紙張,並漸漸演變為書信的代稱。
【例句】
他從沒看過如此別緻而講究的信箋。
瓊瑤《雁兒在林梢》
【字裡字外】
信箋在古代是文人常用的文具,在實用功能以外,信箋也逐漸發展出了審美功能。文人雅士為追求高雅,往往自制箋紙,有時在上面裝飾上各式紋樣。這類精緻華美的信箋、詩箋也被稱為“花箋”。
在歷史上,薛濤箋是十分著名的一種信箋。薛濤是唐朝女詩人,她的父親是宮廷樂官,安史之亂中逃到成都躲避戰禍。薛濤幼年喪父,生活無著,落入樂籍。薛濤最愛寫四言絕句,她嫌常用的紙張太大,一直想要製作適於寫詩的小巧紙箋。薛濤居住的浣花溪畔,正是當時四川造紙業的中心之一。於是,薛濤指點工匠製成了極富個人色彩的“薛濤箋”。薛濤箋色彩繽紛,小巧精緻,區別於當時常用的一般紙箋,蘊含了女性特有的美妙才思,一時間廣為風行,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