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意見分歧也許更大。分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當時社會變革不很清楚,從而對孔子思想的性質和意義也就眾說紛紜。本文無法涉及社會性質問題的探討,而只想就孔子思想本身作些分析,認為其中包含多元因素的多層次交錯依存,終於在歷史上形成了一個對中國民族影響很大的文化—心理結構。如何科學地把握和描述這一現象,可能是正確解釋孔子的一條途徑。本文認為春秋戰國是儲存著氏族社會傳統的早期宗法制向發達的地域國家制的過渡時期,認為孔子思想是這一空前時代變革中某些氏族貴族社會性格的表現。但由孔子創始的這個文化—心理結構,卻因具有相對獨立的穩定性而長久延續和發展下來。
一 “禮”的特徵
無論哪派研究者恐怕很難否認孔子竭力維護、保衛“周禮”這一事實。《論語》講“禮”甚多,鮮明表示孔子對當時“禮”的破壞譭棄痛心疾首,要求人們從各方面恢復或遵循“周禮”。
那麼,“周禮”是什麼?
一般公認,它是在周初確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規矩、儀節。本文認為,它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原始巫術禮儀基礎上的晚期氏族統治體系的規範化和系統化。作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體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緣的層層衣裝之中,它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直接從原始文化延續而來。“周禮”就具有這種特徵。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級、尊卑長幼等明確而嚴格的秩序規定,原始氏族的全民性禮儀已變而為少數貴族所壟斷;另方面,由於經濟基礎延續著氏族共同體的基本社會結構,從而這套“禮儀”一定程度上又仍然儲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就在流傳到漢代、被稱為“禮經”、作為三禮之首的《儀禮》中,也還可以看到這一特徵的某些遺蹟。例如《儀禮》首篇的《士冠禮》,實際是原始氏族都有的“成丁禮”、“入社禮”的延續和變形。例如《鄉飲酒禮》中對長者的格外敬重,如《禮記》所闡釋“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禮記·鄉飲酒禮》)。可見,孝弟以尊長為前提,而這種尊長禮儀,我同意楊寬《古史新探》中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種酒會中敬老者的儀式,而且具有元老會議的性質,這在我國古代政權機構中有一定地位”。(1)中外許多原始氏族都有這種會議,如鄂溫克人“在六十多年前,凡屬公社內部的一些重要事情都要由‘烏力楞’會議來商討和決定。會議主要是由各戶的老年男女所組成,男子當中以其鬍鬚越長越有權威”。(2)《儀禮》中的“聘禮”、“射禮”等等,也無不可追溯到氏族社會的各種禮儀巫術。(3)《儀禮》各篇中描述規定得那麼瑣碎的“禮儀”,既不是後世所能憑空杜撰,也不是毫無意義的繁文縟節,作為原始禮儀,它們的原型本有其極為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政治作用。遠古氏族正是透過這種原始禮儀活動,將其群體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按著一定的社會秩序和規範來進行生產和生活,以維繫整個社會的生存和活動。因之這套“禮儀”對每個氏族成員便具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它相當於後世的法律,實際即是一種未成文的習慣法。到“三代”,特別是殷、周,這套作為習慣法的“禮儀”就逐漸變為替氏族貴族服務的專利品了。(4)孔子對“周禮”的態度,反映了對氏族統治體系和這種體系所保留的原始禮儀的維護。例如孔孟一貫“尚齒”:所謂“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10.1》),“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論語·鄉黨10.7》)。所謂“天下之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孟子·公孫丑下》)等等,就是如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