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名靜,是厲王之子。厲王奔彘,靜年尚幼,周公、召公共攝國事。至是厲王崩,靜年亦長,周、召二相,乃共立之為王。
原文 元年,召公、周公輔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王命召公伐平淮夷,申伯、仲山甫順天下,更失理,喻德教,舉遺士,海內翕然向風,諸侯覆宗周,尹吉甫作詩美之。
直解 宣王既立,召公、周公輔王內修政事,外攘夷狄,法文武成康之遺風。於是狁蠻荊,次第剪伐。時淮上之夷亦叛,王命召公虎帥師討平之,又委任申伯、仲山甫,內則輔養君德,外則統領諸侯,入則典司政本,出則經營四方。繇是順撫天下的人民,更補朝政的闕失,宣佈天王的德教,搜舉隱遺的賢士,一時紀綱振肅,中外清明,海內之人,皆欣然仰德向風,諸侯也都復尊周室,而修朝貢之禮。故賢臣尹吉甫作詩以美之,即今《詩經》上《崧高》、《烝民》諸篇是已。蓋宣王有志撥亂反正,而又能推心任用眾多賢臣,此其赫然中興也。
原文 王不藉千畝,虢公諫曰:“民之大事在農,故稷為大官。今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困民乏財,將何以求福用民?”王不聽。
直解 千畝,是天子躬耕藉田之處。宣王不修藉田之禮,其臣虢文公諫說:“民之大事,惟在於農,蓋農為國家根本命脈,上以供神之祭祀,下以足民之財用,故我先王后稷在虞廷之時,特為九官之首,有大功於生民,傳至子孫,以此積功累仁,而有天下。今王欲修先王緒,而乃棄其大功,上匱缺了神衹的祭祀,下睏乏了生命的財用,國本先傷,將何以求福用民乎。”王竟不聽。夫宣王,賢君也,顧乃忽於躬耕之大事,而不用賢臣之忠言,此中興之治,所以終不能及成周之盛時,而詩人因之美刺並作也。豈不深可惜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