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紹基說,文周同志去了。文周是專職副書記,第三把手。丁應平在雷州的時候,文周就是三把手,現在還是三把手,在這個位置已經很多年了。雷江有一種說法,文周之所以能夠當上副書記,是因為他除了會和稀泥,沒什麼別的本事:他之所以在副書記這個位置動不了,也恰恰因為他沒什麼本事。這次中央黨校的高幹班,最後名單都是趙德良敲定的,文周名列其中,正是趙德良欽點。這件事,唐小舟非常清廷,他之所以沒話找話,有自己的目的。唐小舟說,據說,中央黨校的老師思維非常活躍,有很多出人意料的觀點?鍾紹基說,是的,尤其是哲學和黨史老師。唐小舟說,是嗎?可惜我沒有機會,我倒是有些觀點,很想和他們探討一下鍾紹基說,沒事呀,下次去北京,我可以幫你引薦一下。你想探討什麼問題呢?唐小舟說,太多了,比如杭日戰爭時,黨的政策和策略。鍾紹基說,這個問題,教科書上都有呀。難道你有些別的看法?唐小舟說,是啊,我有一種感覺,毛主席在判斷杭戰形勢的時候,比蔣介石清晰、準確。他很清廷,戰爭是實力的比拼,既是軍事實力,更是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這三種實力中,日本有的是軍事實力,缺乏的是政治實力,因為他們沒有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援。沒有政治實力,將直接影響經濟實力。因為政治上沒有後援,戰爭一定會將日本的經濟施垮,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杭日戰爭,雖然沒有軍事實力,但有政治實力,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實力,想方設法消耗日本的經濟實力。日本的經濟實力一旦垮了,戰爭自然就失敗了。中國共產黨的杭戰政策和策略,都是基於這一判斷制定的。鍾紹基說,以時間換空間,大概就是你說的經濟實力吧?這一點,毛主席很多關於杭戰的政策和策略的文章,已經談得很清廷。毛主席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唐小舟說,對,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再來討論杭日戰爭時期,黨的政策和策略,是不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鍾紹基說,老弟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觀點,說出來聽聽。唐小舟說,杭戰開始,共產黨和軍隊可以說非常弱小,國民黨卻異常強大。共產黨只有十幾萬軍隊,我估計可能還沒有這麼多,國民黨卻有幾百萬軍隊,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