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他們為何憎恨猶太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迄今為止,在愛因斯坦有關猶太人事務的作品中,這篇文章最為有名。在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兩週後,它的英文翻譯稿發表在1938年11月26日在紐約出版的《科里爾雜誌》(Collier’s)上。所謂“水晶之夜”,其實就是打砸搶之夜,指的是納粹法西斯於1938年11月9日夜在德國全境範圍內發起的直接針對猶太人的行動。當時猶太商店遭到肆意的破壞,猶太教堂被洗劫一空,猶太人當街捱打,被驅趕到一起,登記後關入集中營。愛因斯坦在這篇文章中並沒有提到這恐怖的一幕,是因為愛因斯坦早在1938年8月就用德文寫好了文章。

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點是對反猶主義進行了客觀分析。愛因斯坦發現,反猶主義這一社會痼疾,和其他形式的偏見一樣,都有忌妒與仇恨的成分。他強調指出,若想獲得思想的自由與獨立,就必須克服這種弱點。猶太民族的理想就是為了社會正義而奮鬥。德文版標題為《反猶主義》(Antisemitismus),也沒有如英文版中再細分為兩小節。愛因斯坦檔案編號:[120—936]。

我想用一個稍做修改後的古老寓言作為文章的開頭。這個寓言有助於揭示出政治上的反猶主義的主要動機:

牧童對馬說道:“你是四足著地的獸類中最高貴的,理應在無憂無慮中盡享清福。要不是奸詐的牡鹿,你的幸福一定會十分完美。但牡鹿從小就練就出比你更敏捷的四足。它敏捷的腳步使得它比你先到達水窠。遠近四周的水都被它及它的同伴喝光了,而你和你的小馬駒則被棄置於口渴的境地。與我為伍吧!我的智慧和指導將把你和你的同類從淒涼與屈辱的境地中解救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