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1931年4月。埃米爾·尤利烏斯·貢貝耳(Emil Julius Gumbel,1891—1966)是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教授,一個坦率的和平主義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積極反對反動的復仇運動,曾寫過幾本書和小冊子揭露德國秘密進行重新武裝的活動,以及暗殺許多和平民主人士的罪行,因此大大激怒了極右分子。
1925年,海德堡大學哲學系透過決議,對他進行譴責,並且長期不給他晉升教職。1931年,魏瑪共和國當局介入此事,給他一次小的升遷,但引起了大學教職員和學生中的法西斯分子的強烈反對。他們舉行示威遊行,聲稱政府侵犯了學術自治,並且要將貢貝耳驅除出校。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1931年4月,德國保衛人權同盟在柏林召開群眾抗議大會,聲援貢貝耳。愛因斯坦出席了這次大會,並且事先準備了這篇講稿,但當時他沒有得到發表這個講話的機會。
大學裡的教職席位有很多,但睿智、高尚的老師卻很少;寬敞的報告廳有很多,但真心渴求真理和正義的年輕人卻很少;大自然批次生產的產品無以計數,但精品卻少之又少。
我們明知這一點,為何還抱怨呢?難道不是一直都這樣而且將會繼續這樣下去嗎?的確,人應該接受大自然賜予的東西。但是還有一種時代精神,標誌著一代人的心理狀態,它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著,給當時的社會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每個人都必須努力為改變這種時代精神貢獻出一點點力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