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經百年承平,朝中的保守勢力異常強大,他們總是以祖宗家法為由,肆意打擊朝廷中的新進,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其中又以王珪為領袖。王珪雖也是蘇軾的恩師,但他作為太學體的維護者,一直對這位才華橫溢的門生心存不滿。在他心中,蘇軾是一個恃才傲物、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的年輕人。他認定,一旦仁宗重用蘇軾,必然會對自己十分不利。因此,蘇軾守制三年,他經常留意蘇軾的一舉一動,企圖趁蘇軾還未為官,便將他打壓下去。蘇軾即將入京,他當然知道仁宗會很快把蘇軾招入翰林院,只是找不到好的證據來彈劾蘇軾。
這日,王珪正在家中,洋洋得意地欣賞自己的《王禹玉文集》。管家拿著一封信,從門外跑來,說:“老爺,這是從四川眉州來的信。”王珪接過信一看,大叫一聲:“好!快請呂大人和胡大人。”
呂誨與胡宿身為朝中臺諫兩院的首領,一直就是王珪一黨。現在得到蘇軾在家鄉不軌行為的舉報信,王珪自然非常高興。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臺諫兩院彈劾蘇軾。
呂誨與胡宿很快來到王家,兩人行禮落座後,王珪將信交給他們。
呂誨看完信,不斷說道:“好,好!這回定叫那西蜀小子嚐嚐我等的厲害!”王珪也放下平時沉穩的架子,喜形於色地說:“你們臺諫兩院正好可以借清議身份對此大做文章。蘇軾狂悖之極,竟連這點最根本的人倫禮儀都不守,豈能讓他回來入我翰林院!”胡宿附和道:“王大人放心,我等誓死捍衛朝綱,維護祖制,不能讓蘇軾狂生為所欲為。”王珪拍案而起,笑道:“好!二位大人,歐陽修提拔的新進都已外放,使那文風改革已成無米之炊。呵呵,如今就剩下最後一個,也是最厲害的一個,我等且不可等閒視之,絕不能讓他任職翰林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