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形勢成了僵持狀態,此時馮玉祥的態度就成了戰爭勝敗的關鍵手,猶如楚漢相爭時韓信的態度一樣。韓信隸屬劉邦,助劉邦則漢勝,助項羽則楚勝。馮玉祥是屬於直系的,按其份內職責應當助直軍攻赤峰而兵臨錦州,如此張作霖必敗。但是馮玉祥沒有這樣選擇,他已經與皖系段祺瑞以及第二路軍副司令胡景翼取得了聯絡,倒戈計劃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在回師倒戈之前,馮玉祥還做了一件事,他向曹錕建議說,王懷慶第十三師開赴前線後,北京防務空虛,最好調孫嶽第十五混成旅前來拱衛首都。曹錕沒有察覺到馮玉祥的陰謀,立即電召孫嶽部至京。而孫嶽此時已經是馮玉祥的人了。曹錕對拱衛首都的部隊沒有詳加審查,而輕率地引狼入室,這也是馮玉祥得以倒戈成功的一個關鍵。
對馮玉祥其人,吳佩孚也不是沒有提防的,只不過他用錯了人。當時他委託直系大將王承斌監督馮玉祥,王承斌其實是知道馮玉祥陰謀的,只不過因為保洛之爭,王承斌對吳佩孚早有意見,因此並沒有把這個秘密告訴吳佩孚。他當時以為馮玉祥倒戈只是倒吳佩孚,馮玉祥自己也是這麼說的。因此王承斌很想借馮玉祥之手剪除吳佩孚,以取代吳佩孚在直系中的地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可惜王承斌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白白葬送了好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