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1927年4月12日凌晨4時,上海響起密集的槍聲,顯示了蔣總司令手中槍桿子的威力。蔣介石下令“清黨”,大批逮捕、槍殺中共黨員,史稱“四一二政變”。
蔣介石走了三步棋:一年前的“三二〇事件”,只是嶄露頭角的他實行反共的“火力偵察”;接著,《整理黨務案》的透過,表明他決心從國民黨中“分共”;這一回,已經立穩腳跟、大權在握的他,以武力實行“清黨”,亦即反共。
外電急急報道:“在中國,‘KMT’與‘CP’火拼,徹底決裂!”
“KMT”,國民黨的英文縮寫;“CP”,共產黨的英文縮寫。
“CP”當時自然鬥不過“KMT”,因為蔣介石手中握有槍桿子。蕭楚女、陳延年、趙世炎等,一個個倒在血泊裡。
毛澤東倒是從中悟出了一個真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雖說有人挖苦毛澤東是“槍桿子主義”,毛澤東卻不悔。1927年秋天,毛澤東在湖南發動了秋收起義,然後帶著兵馬上了江西西部的井岡山,走上了用槍桿子對付槍桿子的道路——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叫做“武裝鬥爭”;用斯大林的話來說,那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蔣介石呢?雖說他在清共、反共方面步步得手,可是他在國民黨內卻不負眾望。
他獨攬大權,引起了不滿。那個汪精衛,依然是他在國民黨內的勁敵。雖然汪精衛被迫遠走法國,但他的“影子”仍威脅著蔣介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