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16日,當蔣介石到達廣州——當時中國革命的中心,那裡已呈現出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星羅棋佈於全城每個角落的茶樓裡,人們在悠悠然飲茶之際,正議論著國共合作,孫總理要召集國民黨“一全”大會——原本最關心生意經的廣州市民,眼下也關心起政治來了。
一隊隊士兵在街上荷槍而過,腰間圍著又寬又厚的子彈帶,看上去彷彿套著個救生圈一般。
人力車伕們拉著那些操南腔北調的“一全”代表,奔走於剛剛鋪好瀝青的大街上。
萬郊怒綠鬥寒潮,
檢點新泥築舊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
為銜春色上雲梢。
正在廣州的中共才子瞿秋白寫了這首詩,附在信中,寄給在上海的戀人王劍虹。
國民黨“一全”大會海內外代表,共計一百九十六人,其中一百六十五人到達廣州。如此眾多的代表之中,居然沒有蔣介石!在“漢口特別區”的代表中,倒有一位名喚“彭介石”!
一批著名的國民黨人,名列代表名單之中:廖仲愷、戴季陶、于右任、譚延閩、程潛、吳鐵城、柏文蔚、葉楚傖、孫科……女代表有何香凝、陳璧君等。
一批著名的共產黨人,也名列代表名單之中:陳獨秀(未出席)、李守常(李大釗)、譚平山、林祖涵(林伯渠)、沈定一、毛澤東、羅邁(李維漢,未出席)、王盡美……據李加福考證,國民黨“一全”代表之中,有中共黨員二十四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