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這三句流傳甚廣的話,是當年貴州的形象寫照。
貴州,全省處於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原,山巒疊起,峭壁嶙峋,自從通道“飛行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的建議,紅軍便從通道縣西行。才一天工夫,就進入貴州地界。
“紅軍先生,給個錢兒,我們是幹人兒!”路邊,出現了衣衫襤褸的山民,向紅軍討乞。“幹人兒”,也就是窮人之意。
於是,紅軍也就貼出了“貴州化”的標語:“紅軍是幫助幹人的軍隊,當紅軍去!”紅軍保護幹人分田地!紳糧壓迫幹人,辛苦沒有飯吃,打倒剝削幹人的紳糧!“紳糧”,即地主、富人之意。
一首新民謠開始流行:“紅軍到,幹人笑,紳糧叫。白軍到,幹人叫,紳糧笑。要使幹人天天笑,白軍不到紅軍到。要使紳糧天天叫,白軍弟兄拖槍炮。拖了槍炮回頭跑,打倒軍閥,妙!妙!妙!”
剛進貴州,毛澤東便失去了身上的一件毛線衣。那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帶著小孫子,外出討飯,餓倒在路邊,渾身冷得發抖。毛澤東二話沒說,脫下身上的毛線衣,送給老婦人,還叫警衛員解下兩袋乾糧相贈。老婦人向他跪謝,他用剛學會的貴州話答謝:“紅軍是幹人的隊伍!”
輕輕鬆鬆,紅軍一進貴州,就在12月14日攻佔了一座頗為繁華的縣城:黔東的黎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