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水扁的執政路上,靠著正名、改名與衝突,讓他曾經攀上聲望高峰,換得鐵腕稱譽。例如1996年3月,陳水扁任臺北市長時,將原本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強調象徵空間解嚴及對臺灣少數民族的尊重。
不過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陳水扁政府為了挽救低迷的支援率,轉移貪腐的質疑,推出一系列正名運動,則明顯是為凝聚“綠營”支援度而來,希望解決長期以來經濟不振、低迷所引發的支援率下跌的問題,也迫使黨內精英不致以挑戰陳水扁路線方式牟利,避免跛鴨危機。
在這一波波“去蔣”攻勢中,除樹立在各級軍隊中的蔣介石銅像列為首波整頓焦點外,位居“總統府”正前方的中正紀念堂,是全臺紀念蔣介石的最核心建築物,自然也逃不過民進黨之手。
◆中正紀念堂儀仗隊
2009 年1 月24 日,臺北中正紀念堂停辦一年多的儀仗隊整點表演恢復,在“去蔣化”過後恢復的儀仗隊交接式更特別策劃新的交接方式,由“單一軍種”改為“三軍儀仗隊”輪流執勤,參觀的民眾儘可觀看不同的制服和表演風格。儀仗隊的交接式是中正紀念堂最受青睞的專案,服務紀念堂25 年的老警衛私下都表示,由於儀仗隊交接的取消,原先爆滿的參觀場景一度消失,紀念堂人氣大減,如今又恢復昔日的熱鬧,遊客爭相觀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