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上,眼見解放軍軍力日增,原子彈研發已上軌道,且逐漸佔有空中優勢,蔣介石在提防之餘,除了也想建立核武力,還打算在慈湖一帶構建完整的戰時防禦指揮系統,以備不時之需。
迄今仍未開放、佔地約20多公頃的後慈湖,由於離公路較遠,然而景緻更為優美、寧靜,未受人為破壞,儲存有完整林相與植物生態。後慈湖呈現“月牙形”,日間尖山蒼峰倒映水中,相得益彰,相當受蔣介石欣賞,尤其從慈湖走向後慈湖的山間小徑,環境清幽,還有路堤相通,行車10餘分鐘可達,堤邊栽種龍相、垂柳等,氣象萬千。
再加上隱蔽性高、管制嚴密,後慈湖周邊迅速被導向濃厚的軍事機密用途,在慈湖行館落成後,立即被軍方徵收,長期被列為管制區。從慈湖行館蔣介石寢室後門,還可沿小路直通位於後慈湖、由舊煤礦坑道改建而成的戰時指揮所。
當時蔣介石主要是考量萬一解放軍發動全面攻擊,對臺進行大規模空降或空炸,就可立刻進駐地下化、堡壘化的後慈湖指揮所。是以後慈湖指揮所,據說光是鐵門就厚達30釐米,前後3扇,分別能達到防爆與防核生化攻擊效果。
坑道15度到17.5度的斜度,也設計得很適合侍衛揹著蔣介石迅速撤入。
如遇戰事,“五院”院長和幕僚同時則會到周邊6個支坑所設的定點辦公室、幕僚廳舍,進行戰備指揮。但這個戰時指揮所設定40多年來從來沒有使用過,反倒使荒蕪的設施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