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昔稱“巴奧隆”,位於濁水溪左岸與其支流馬赫坡溪匯合處東北方高地,即霧社東北方約9000米處,海拔1250米,早被擅長狩獵聞名的泰雅族、賽德克族視為聖地。日據時期,“廬山”被劃入臺中能高郡霧社,成為著名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行動“霧社事件”[日據時期,因不滿日本“總督府”與地方政府壓迫,賽德克族馬赫坡社屢起爭端,1930年10月27日,馬赫坡社趁日本人舉辦聯合運動會警備疏忽之際,首先發難,由莫那魯道率部落分隊襲擊附近警察分駐所13處,砍殺日本人136名,震驚全臺,日本殖民政府調派警察與軍隊、飛機進攻霧社。賽德克族反抗主力漸退到馬赫坡社,再轉進高山峽谷周旋,日本軍隊則進行毒氣彈攻擊,並發動其他族居民圍攻,賽德克族彈盡援絕後,選擇戰死或在巨木下自縊。莫那魯道亦持槍自殺,該族幾遭滅族,倖存生還者也遭集體遷村。“霧社事件”是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最後一次激烈的反抗行動。但因日軍採取屠殺、攻擊不設防村落等手段進行鎮壓,嚴重違反《海牙公約》與相關國際法,因此被嚴厲譴責。莫那魯道屍體於1934年才被尋獲,送到臺北“帝國大學”當作人類學標本,後來才被送回霧社安葬。]的舞臺。1931年,日本人將參與霧社事件的馬赫坡社人強迫移至清流,“廬山”一度荒廢,不久後,另有太魯閣群遷至“廬山”耕種,但定居者不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