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伏首一年,蔣介石全力創作《蘇俄在中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20世紀50年代兩岸衝突不斷,為避免臺北因空降突擊而遭解放軍斬首,大溪行館即為蔣介石臨時指揮中心之一。“八二三”炮戰後隔日,蔣介石就是在大溪行館緊急召見負傷從金門輾轉返臺的俞大維與陳誠、“美國大使”莊萊德等人,宣示保衛金、馬的決心。他也曾在此舉行軍事緊急會議。

不過已年逾花甲的蔣介石之所以落腳大溪、角板山等地,另一層意義是因為這兒地點清幽,適合閱讀寫作。蔣介石為宣傳“反共”必要性的大篇幅著作《蘇俄在中國》,就是於1950年中期在大溪、角板山、涵碧樓等他鐘情的幾個行館陸續寫成。

當時朝鮮戰爭已過,但美國表態無意捍衛金、馬,甚至打出“兩個中國”方案,讓蔣介石戒慎恐懼。加上赫魯曉夫積極向國際推銷“和平共存”口號,也讓依賴“冷戰”對決情勢維繫命脈的蔣介石深感須有所動作,避免美國再度犧牲臺灣地區利益。因此他帶著文膽陶希聖[陶希聖(1899年-1988年6月27日),湖北黃岡人。抗戰前曾任北大教授,1938年12月隨汪精衛出走河內。1939年8月,赴上海參加汪日談判,1940年1月與高宗武脫離汪組織,在香港聯名揭發“汪日密約”。1942年初逃離香港,迴歸重慶,任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第五組組長。1949年,隨蔣赴臺,繼陳布雷之後,長期擔任蔣介石文膽。1988年在臺北逝世,享年90歲。]對文稿反覆推敲,希望借30年來與蘇俄相處、交手經驗,希望美國認清與共產主義陣營妥協的錯誤,並加強對臺軍援,協助他的“反攻大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