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組織
黃河,自古以來便被公認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其實,嚴格來講,只能算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黃河的水,固然是人類生存和耕種不可或缺的,但“黃河之水天上來”,也指出黃河的特色是長年氾濫成災。為了治理這個嚴重的水患,居住在大河旁邊的各個部族,不得不組成某種程度的“命運共同體”,這便是華夏文明的開端。
從傳說中的有巢、燧人、伏羲、神農(炎帝王朝)、黃帝王朝、夏王朝、商王朝,至周王朝時乃達到華夏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由於治理水患需要彙集人力,華夏文明講求組織,並由固定的領導者分層管理,最高的領導者便被稱為“共主”。依情勢及力量的輪替,“共主”在一段期間後,便由有力量者取得,從有巢氏到周王朝,便象徵著共主領導權的輪替。當然,“共主”之下,也依部族血統的親疏及部族規模的大小,將很多“小領袖”安排在這個領導的“政治體系”中。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組織從鬆懈到逐漸緊密,在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形成後,組織的完整和系統化已至相當令人驚訝的程度,社會秩序和組織力量的發揮也到達了最高潮。
這個組織講求階層管理,即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或部族應謹守自己的崗位及名分。部族依大小與和共主間的親疏關係,也區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種等級,以緊密的組織來發揮集體的力量。這種井然有序的結構和關係,便是日後孔子最為推崇的。其實,儒家的思想系統,便是在華夏文明體系中發展出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