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五代史·馮道傳》這句“明宗自魏擁兵還,犯京師。”記載來看,馮道可能要比李嗣源的先鋒石敬瑭要早一步來到汴州。
而此時,馮道要面臨人生中一個艱難的選擇:是選擇李存勖,還是選擇李嗣源?或者文藝範兒一點地講,是選擇過去,還是選擇未來。
對許多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眼下這個形勢,李存勖失去了軍心,完蛋是遲早的事情,天下已半數掌握在李嗣源手上。現在李嗣源的大軍即將抵達汴州,換個人是馮道,他肯定會留守汴州,等待李令公一到,伏拜馬前,俯首稱臣,一世榮華,等閒可得!
時任汴州刺史的孔循就是這麼想的,他也在勸馮道留下來等李嗣源,“現成的粗腿你不抱,萬一李令公真的到了那一步(取代李存勖當皇帝),馮公將如何自處?”
這位汴州的孔刺史在五代史上堪稱一代改姓狂人,他的真正姓氏無人得知,早年做汴州富戶李讓的乾兒子,改姓李。後來李讓認朱溫做乾爹,他又改姓朱。朱溫有個兒子的乳母很喜歡孔循,養其為子,乳母夫家姓趙,又改姓名為趙殷衡。大約在梁初時,才改今姓名為孔循。李存勖滅梁後,孔循從“偽梁”租庸使搖身一變成為大唐的汴州刺史。
孔循一生凡四易姓,這和他在官場上的首鼠兩端也大約相似,在李存勖和李嗣源的龍虎之爭中,孔循奉行一個原則:誰先打到汴州,他就是誰的馬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