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代末的某天清晨——阿布杜勒哈米德展開他為期三十年的“專制統治”後不久——一名二十五歲的記者坐在巴比阿里小報《幸福報》(Saadet)的報社桌前。忽然間門倏地開啟,一個戴紅氈帽的高個子男人,身穿紅色厚呢料衣袖的“某種軍裝”,大步跨入室內,他看了年輕記者一眼,喊道:
“過來!”年輕記者誠惶誠恐地站起身來。“戴上你的氈帽!走吧!”記者跟著穿軍裝的男人坐上等在門口的馬車,一同離去。他們默默地過加拉塔橋。才走一半,容貌俊美的年輕記者鼓起勇氣問他們上哪兒去,然後靜候答案。
“去見巴司瑪貝因席(蘇丹的首席秘書)!他們叫我立刻帶你去!”年輕記者在宮廷接待室待了一段時間後,坐在大桌前鬍子花白的男人憤怒地看了他一眼。“過來!”這男人叫道。他面前攤著一份《幸福報》。他怒衝衝地指著報紙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年輕記者不懂問題何在,男人於是喊了起來:
“叛徒!忘恩負義!我們該把你的頭扔進臼裡,搗成肉醬!”
雖然怕得半死,記者還是注意到惹麻煩的是一位已故詩人的詩。詩中的疊句是“春天是否永遠不來? 春天是否永遠不來? ”他想解釋,便說:“閣下……”
“他還不肯閉嘴……去站在門口!”蘇丹的首席秘書說道。記者站在外面渾身顫抖了十五分鐘,再次被領進裡面。但年輕人每回嘗試開口說明他不是詩的作者,便再一次遭受憤怒的抨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