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小插曲
和很多即將步入大學生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的人一樣,希拉里是既興奮又緊張。興奮是因為父親管束得很嚴格,這次能夠擺脫束縛,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緊張是因為希拉里獨自一人置身於陌生的環境,不知道迎來的將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父親休·羅德姆和母親多蘿西親自開車將希拉里送往韋爾斯利。在這個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車子在波士頓迷了路,一路開到了哈佛廣場。在廣場上,父親發火了,原來他看到來來往往的“疲憊派”,他很憤怒地辱罵這些人,沒有擔當,毫無人性,是社會的累贅,從而更加深了對他們的厭惡感。
這裡所謂的“疲憊派”,是二戰後美國出現的一群鬆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這群人自我標榜為另類文人。這一稱呼最早是由著名作家傑克·克魯亞克於1948年提出的。在英語中,形容詞“beat”一詞有“疲憊”或“潦倒”之意,而克魯亞克賦予其新的含義“歡騰”或“幸福”,和音樂中“節拍”的概念聯結在一起。
這個流派的年輕人不分男女,性格普遍粗獷豪放、邋遢不羈,他們的生活方式很隨意,不修邊幅,喜歡穿各種奇裝異服,厭惡任何形式的工作和學業,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以浪跡天涯為生活模式,蔑視社會的法紀秩序,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壟斷資本統治。對外則抵制侵略,追求和平,厭惡種族隔離,厭惡機器文明。他們永遠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自由,縱慾、吸毒、沉淪,以此向體面的傳統價值標準進行挑戰,因此被稱作“疲憊的一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