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中國傳統,人在別離的時候要給對方留下好感,讓他以後想念你,謂之“去思”。可是,我們沒能這樣做。(也許大家都做不到,公共廁所才會那麼髒。)
現在我要記述另一個重要“演員”,他是我們那一班的班長,名字叫曹湘源。這個“湘”字與湖南無關,他的原籍是山東日照。
湘源瘦高個子,面板黝黑,微微駝背,功課勉強及格,籃球打得很好,得體育老師和軍訓教官歡心。他的年齡比我們大,在山東打過遊擊,有領導能力,那時我們快要畢業了,畢業班的學生開始有自己的意見,對校方沒那麼順從,曹湘源遇事肯出頭,自然而然成為我們的領袖。
老吳來招兵,湘源也報了名,我們少數有意無意帶動了多數,總共約有五十個人參加。 這些人的共同之處是,都心志浮動,討厭“讀死書”;都懷鄉心切,希望離開陝西,回到山東的周邊地區;都對二分校的那個黑臉主任有強烈的反應,很想出一口氣;都向往學潮,那時校本部(也就是高中部)的學生正在造反,他們把當時的校長軟禁起來,清查學校的賬目,轟動了大後方。校本部造反之前,重慶、昆明的大學生有了集體的政治活動,響應中共的主張。
湘源對大家說,咱們不能無聲無息走了,總得再鬧一場才甘心。他說“再鬧”,是因為我們為了王吉林同學的醫療和喪葬,已經鬧過一次,上一部自傳《怒目少年》有記述。他這麼說,多數人贊成,現在不怕學校開除,士氣高昂。回想起來,那時有人因為“走”,所以敢“鬧”,有人根本是為了“鬧”,才決心“走”。多年後,讀北大校長蔣夢麟先生寫的回憶錄《西潮》,他說學生鬧風潮好像小孩吃糖,越吃越多,越吃越想吃。我現在接下他的話頭繼續說,學生鬧風潮好像男女接吻,有頭一次就想有第二次,就想有以後許多次,就想升高、擴大、再進一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