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被譽為“地上天堂”的城市——我的故鄉,又名吳縣,這“吳”字的來源,是由於春秋時吳王建都於此而得的稱呼。當時的蘇州是它歷史上最光榮、最燦爛的一頁,後來吳雖被越所滅,這一段吳、越之爭的史實,不但今人常道,而且也被編入了戲劇。吳國雖亡於夫差之手,而吳縣的名稱卻因襲至今未變。再談“顧”姓的由來,卻又與越國有密切的聯絡呢。吳、越之於我鄉、我姓關係如此之深,不得不在此略談一談。原來“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的領域,在當時記載上只說明北至山東琅琊,而未指出西南部的界限,當然不止於發祥地會稽,從《漢書》上“百越”的記載就可證明。百越原是分佈於閩、粵一帶的越王支系,其中一支名東越,本盤據於福建沿海,其氏為騶。及漢武帝封東越王搖之子期視於顧餘山(江陰山名),乃改姓顧氏,這是江南顧姓的起源,由此可斷言我的遠祖是越王支系的後裔呢。自漢以來,史書上屢見有聲名澎湃的江南顧氏的記載,如東漢時的顧綜,三國時的顧雍,南朝梁時的顧野王,唐朝顧況和明代顧鼎臣、顧亭林等是。雖然因為譜牒失散,已無明文可考這些聞人與我先祖的關係如何,然而從我先祖明末清初卜居地唯亭與“二顧”的故鄉崑山相去如是之近,多多少少沾些血統上的關係。
在清光緒年間所修的《重修顧氏家譜》中,第一位先祖是明朝成化年間的允齋公,此公以前的遠祖惜已失傳,無從探究了。允齋公時,我家是唯亭鎮上的一位大地主。允齋公傳子東山公,再傳到小山公,三傳到蘭臺公,都是耕讀傳家,過著富裕舒適的地主生活,安居樂業,無所掛心。及蘭臺公晚年,當明萬曆年間,不知他為了什麼,從唯亭遷居蘇州,從此我家是城裡人了。雖然家庭經濟的來源仍仰賴田賦,然生活的方式卻由富農而轉為市民,這是我家的第一次大轉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