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八章

熱門小說推薦

青衣布裙的昭君,望著桌上的一杯藥酒,淚滴如斷線珍珠似地滾滾而下。她不是貪生,只是想起賜死的噩耗傳到家鄉,年邁雙親不知道會怎麼地哭得死去活來?方寸之間,有如臠切般刺痛,以致於再也無力自制而已。

“大姊,”她突然伸手:“我要跟四妹作伴去了。”

手剛伸到酒杯上,卻為林採一把按住。“二妹、二妹!”她幾乎是哀求的表情:“你千萬不要這樣。等一等!”

“還等什麼?”門外冷冷的聲音在介面。

林採與淚眼淋漓的傅婆婆,莫不一驚。明知是誰的聲音,還是都回頭去看。果然不錯,是掖庭令在門外。

“傅婆婆!”

“在。”傅婆婆奔了出去,搓著手,低聲音說道:“你老就高抬貴手——”

“什麼高抬貴手?”掖庭令大聲喝斷:“皇太后的懿旨,限午時覆命。你看看太陽!你去跟王昭君說,別這麼貪生怕死。”

“皇上不是有旨意,暫時留下人來嗎?”

“不錯!有。”掖庭令故意提高了聲音:“皇上的旨意在前,太后的旨意在後。我倒問你,就算是一家普通人家好了,我是該聽孃的話,還是兒子的話?”

“大姊!”昭君冷不防地又去奪藥酒:“掖庭令的話不錯,懿旨不可不遵。”

“不!不!一定有後命。忍死須臾。”

一言未畢,聽得掖庭令在門外厲聲喊道:“林採,你出來!”

林採不理他,“你想偏了!”林採急促地說:“生死原不算什麼!可是不能枉死。”

“林採!”掖庭令的聲音更高了。

“我們姊妹一場——”

“沒那麼多好說的。”

“我只說兩句。”

“你老,就容他們姊妹說兩句話吧!”傅婆婆亦代為求情:“兩句話功夫,亦誤不了多大功夫。”

“好吧!兩句。”掖庭令終於答應了:“多一句也不行。”

“多謝長官。”

“別羅唆了!”掖庭令喝道:“快去說。說完兩句就走。”

“是!”林採與昭君淚眼相向,聲哽喉頭:“二妹,叫我說什麼呢?”

兩人不約而同地撲向對方,相擁痛哭,這一下掖庭令可忍不住了,正待發作,傅婆婆見機,奔過去拉開了林採,眼卻望昭君。

“昭君姑娘,你有什麼後事,儘管交代!你別管你姊姊,她可不能跟你多說什麼。”

昭君比林採又沉著些,微點一點頭,勸慰林採:“大姊,你不必傷心,一切命中註定,我誰也不怨。有朝一日得能見我爹孃,不必提起今天的情形,只說我是病死的好了。”她停了一下又說:“像我,也算為國而死,沒有什麼好遺憾。只是皇上的深恩,無從報答了。”

“是啊,二妹!皇上一定會求太后收回成命,你不能死!”

一語未畢,掖庭令大聲喝道:“好了,好了,林採出去。再不知趣,可要難看了。”

“長官!”林採跪了下來:“求你老再開開恩,不要逼得太厲害。”

“什麼?”掖庭令厲聲向傅婆婆說:“去!把她拉出來。”

見此光景,昭君一伸手端起酒杯,伸向唇邊。就當鴆酒快將入口之際,只聽步履雜沓,等掖庭令回身去看時,林採搶步上前,雙手直撲,“拍”地一聲,將酒杯掃落在地上。

“宣懿旨!”

是周祥的聲音。引吭高呼,使得林採精神一振,急急奔出去看時,掖庭令已跪於當地在聽宣懿旨了。

“奉懿旨:王昭君免死!”

一字一句,清晰異常。林採喜極而泣,想轉去告訴昭君時,才發現周祥身後另有一人,正是當初赴荊襄選美的欽使孫鎮。他怎的到了此地?這樣想著,不由得將腳步停住了。

原來另外還有旨意——這一道旨意,出於皇帝,惱恨這個署理掖庭令田信抗旨,將他革職拿問,另外派了孫鎮來接替他的職務。

弄清楚了怎麼回事,可真是喜上加喜。因為這署理掖庭令田信,小人得意,大改常態。本來冷靜沉著,不苟言笑,不算壞事。但過了份,冷靜變成冷酷,寡言變成陰沉,那就望而可畏了。所以林採此時,不但心頭寬鬆,而且志得意滿,掉轉身去,飛也似地趕回昭君的房間。

“好了!皇恩大赦了!”說得這一句,林採氣喘個不停,再也說不出別的話。

昭君原已隱約有所聞,只是不敢相信有這樣的事。如今從林採口中證實,心底掀起極大的波瀾——到了這時候,才覺得生之可貴。塵世間的一切,不是想像中那樣冷酷無情!一種感激涕零的意緒,刺激得她鼻子發酸,眼眶發熱,喊出一聲“姊”隨即撲了過去。

非常奇怪地,臨死以前,昭君只怨造化弄人,自己命苦。而既生之後,卻有無限的委屈需要傾洩,因而伏在林採懷中,抽抽咽咽地哭個不止。

林採當然早就止了眼淚,像撫慰嬌生慣養的小妹妹那樣,不斷地拍著,哄著,屋內屋外,亦已擠滿了人,隨來相勸,最後是孫鎮到了。

“別傷心了!是大喜事。”他說:“林姑娘,請你快替你妹妹理理妝,我陪她到慈壽宮去謝恩。”

“啊,啊!”林採一驚態度也變了,完全是大姊下命令的態度:“可再不許哭了!這是件大事,耽誤不得。”

說著,脫開身子,將昭君扶到一邊坐下。於是傅婆婆去打洗臉水,另有比較熱心的女伴幫忙,卸鏡袱的卸鏡袱,調脂的調脂粉,理衣衫的理衣衫。而昭君心裡卻很著急:哭聲雖止,淚痕未消,一雙腫得像胡桃大的眼睛怎麼見人?

“大姊,”她低聲說:“你看我這眼睛!”

“那可是沒法子的事!太后當然會諒解。”

“不是要誰諒解,是怕——”

“怕什麼?”

“怕人誤會。”昭君很吃力地說:“怕人誤會我貪生怕死,哭成這個樣子。”

“不要緊!”林採答說:“請孫公代奏太后,你是感激慈恩,不能自己,所以哭得這麼兇。不是在賜死之後,被赦以前哭的。”

話雖如此,眼泡腫成這個樣子,究竟不大好看。虧得傅婆婆有主意,將熱毛巾絞乾了,覆在她雙眼上,同時在太陽穴上輕輕按摩。如是三兩次,腫消得多了。

於是換上一身錦衣,由孫鎮帶領,直到慈壽宮。層層通報,奏到太后那裡,正好皇后也在,認為這是多餘的事,決定有所建議。

“請示皇太后,不如免了吧!”

“為什麼?”

為的是怕昭君哭哭啼啼,或者另有陳訴,都不免形成麻煩。不過,這番意思,不便直奏。正在考慮如何措詞時,太后卻又開口了。

“不能免!我還有話要交代。叫他們進來。”

宮女打起簾子,孫鎮帶著昭君一前一後,踏入殿中。到得是地方了,孫鎮跪了下來,略等一等,估計後面的昭君,全已跪下,方始開口。

“掖庭令孫鎮,帶領王昭君,叩謝皇太后大恩大德。”

接下來便該昭君自己表示。不想太后的話接得很快:“你不是叫田信?”她問。

這話問得人一愣。“臣姓孫,單名一個鎮字。”他說:“田信已被免職了。”

“是誰免了他的職?”

越問越離奇了,孫鎮只能照實回答:“是皇上的旨意。”

“為什麼?”太后問:“田信做錯了什麼?”

“臣愚昧。”

“對了!你不會知道的。”太后冷笑:“反正總有不如皇帝之意的地方。”

孫鎮無法答話。皇后心知皇帝又做了一件很魯莽的事,惹得太后大為不悅,卻也不敢開口。為了打破僵局,孫鎮將身子往一邊挪一挪,意思是讓昭君說話。

“掖庭女子王昭君,叩謝皇太后赦死之恩。”

“免死不免罪!”太后冷冷地說:“誰準你穿這衣服的?”

這樣嚴苛的詰責,殿中人無不大感意外。昭君更是像浸在冰桶中似地,只覺其冷徹骨。

當然,這該孫鎮回答。他很有點急智,想一想答說:“回奏皇太后,布衣不能見駕。”

這一答,太后無話可說,直截了當地下令:“孫鎮,把王昭君打入冷宮,你可好好派人看守,誰也不準跟她見面!你聽清楚了沒有?”

“是!”孫鎮答應著,向昭君低聲說道:“謝恩。”

於是昭君嚥著眼淚說道:“謝皇太后成全之恩。”

“皇太后——”

皇后忽然於心不忍,想替她乞情。但剛剛喊得一聲,便為太后打斷了。

“皇后!”她略停一下,匆匆又道:“有話回頭說!”

原來太后從皇帝撤換田信,而以孫鎮接任掖庭令這件事中,看穿了皇帝的心事,這不僅是痛恨田信只遵懿旨,更要緊的是孫鎮到了掖庭,必會設法秘密安排皇帝與昭君的約會。

這樣藕斷絲連,難解難分,不知道會演變成怎樣的局面?因此,狠一狠心將昭君打入冷宮,實在是非如此不足以使皇帝與昭君隔離。

隨著石顯所通知的,仍由匡衡來說和的書信之後,在長安坐探的胡賈也趕到了,帶來了好些訊息,但支離破碎,莫明究竟。唯一清楚的是,漢家母子不和,派匡衡復來是太后的決定,皇帝並不以為然。

這些話聽在毛延壽耳中,別有會心。他向呼韓邪說:“這一次可是真的了!”

“不見得,”呼韓邪搖搖頭:“石顯的花樣跟你一樣多,我不知道匡衡來了,我該怎麼辦?”

毛延壽一愣,“單于,”他說:“你這話可連我毛延壽都不懂了。”

“照說,沒有女婿打岳家的道理,應該撤兵。可又怕送來的是假昭君。撤了兵再發兵,麻煩很大。”

“原來如此!”毛延壽手指敲著太陽穴,沉吟久久,突然冒出一句話來:“單于,要不要讓我替你去一趟?”

“到哪裡?”

“長安哪!”

“長安!”呼韓邪大為驚奇:“你敢回去!”

“為什麼不敢?這一趟我沒有把柄在石顯手裡,怕什麼?我一定要回去!”毛延壽加重了語氣說:“我得把我那條‘命根子’弄回來。”

“你有把握,石顯不會要你的命?”

“單于,螻蟻尚且貪生。沒有把握,我能回去嗎?”

“好!老毛,你這一趟回去,替我辦兩件事。辦成了,你要什麼我都給你。”

“行!單于請吩咐,是哪兩件事?”

“第一,打聽打聽王昭君。”

“當然。單于不說,我也會給你辦。”

“第二,打聽打聽軍情。”

“這——”毛延壽困惑了:“不是說,女婿不打岳家嗎?”

“要把真昭君給我,我才是漢家女婿,不然還得打!”呼韓邪又說:“而且我也得防備,漢朝亦許會發兵攻我。何能疏忽?”

“如果漢家發兵來攻,單于,”毛延壽毫不經意地說:“我只一舉手之勞,叫他來得去不得。”

看他那種信口開河,不知天高地厚的神情,呼韓邪大為光火,沉著臉說:“老毛,你當你是什麼人!看你那種自以為本事通天的樣子,我恨不得給你一巴掌!”

這一說,毛延壽也火了,“什麼?”他的手幾乎指到呼韓邪臉上:“你道我吹牛?單于,我再說一句,我只要一舉手勞,叫漢家的卒伍,來得去不得!”

呼韓邪愣住了,聲音不由得就軟了下來,“好!”他說:“你講個道理我聽。”

這個道理講出來,呼韓邪改容相謝,承認毛延壽的本事,縱非通天,卻徹地——對呼韓邪國的地形,他了解得太透徹了。

這一次談得很投機。因為一方面顯得有誠意將昭君送來塞外;而另一方面則別有用心,特加禮遇,所以匡衡此行,比上一次要輕鬆得多。

大題目都談好了,可是提到迎親,呼韓邪卻是滿面歉疚,“照道理來說,自然應該親迎。”他說:“無奈撤兵是件大事,交給胡裡圖,我實在不大放心。”

這話說得在道理上。匡衡原是跟石顯談過的,倘或呼韓邪不願親迎,只好送親。於是點點頭說:“撤兵是要緊的。我們把寧胡長公主送來就是!”

“那可是太好了!何時啟程,請先通知我,好到邊界來迎接。”呼韓邪又說:“少不得還要請匡少府辛苦一趟。”

“那就不一定了,也許派別人。”

“匡公,”毛延壽突然插嘴:“這一次我可要跟你老回去了。”

“什麼?”呼韓邪故意搶話來說:“你要回去?”

“是!”毛延壽毫不含糊地回答,接著解釋原因:“單于,你這裡我住不慣。天氣太冷,住的是帳篷,吃的嘛,除了羊肉,還是羊肉。算了,我得回長安去了。哪裡都沒有自己家裡好。”

呼韓邪做足了一臉抑鬱的表情,最後用一種強自割捨的語調說:“好吧,你請吧!”

匡衡聽在耳中,大為高興。本來石顯託過他的,若有機會,千萬將毛延壽帶了回來。不想機會來得這麼快,這麼好!那還不該高興?

“好吧,”他說:“只要單于肯放你,我當然帶你回去。”

“放了,放了!”毛延壽一疊連聲:“不放也不行!塞外我實在住不慣。”

“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呼韓邪慨然說道:“老毛你一定要走,我也沒法子,只好將來在長安見了。”

“是!長安見。”毛延壽眼圈有些紅了,做足了相處日久,依依難捨的神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