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硃卷的名次已經排定,一百卷一束,從第六名寫起,報字號、印墨卷、拆彌封,向例副主考寫姓名,正主考批名次,都寫在一張寸許寬,五六寸長的紙條上,由堂上傳到寫榜吏手中,同時高聲唱名。這張紙條並不交回堂上,是執事胥吏的利藪所在,傳到外龍門由門縫中塞出去,自有“報房”的人接應,舉子的籍貫、住處、家世、至親等等,早已查得清清楚楚,接到紙條,首報在京的本人。如果是富貴人家的子弟,立刻派出專差,星夜趕到“新貴”的原籍去“報喜”,這是“頭報”,照例必有重賞,當然這筆賞銀,是要跟闈中勾結好的胥吏均分的。
其時舉子們大都在各人的會館等訊息,中了的自然是滿面春風,奔進奔出,周旋在賀喜的親友同鄉之中,忙得不可開交;尚無訊息的,午前還沉得住氣,午後的情緒,便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越來越焦躁了。倘到夜飯時分依舊音信杳然,大多會失去常度,不是面色如死,話都懶得說,便是大發牢騷,痛罵主司無眼。這時陪著候榜的人,就會安慰他說:“還早,還早,一定是五經魁。”
前五名稱為“五經魁”,向例要到最後才揭曉,不知是誰發明了這個制度,為舉子們留下一線希望,實在是功德無量,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法子很“缺德”,就像待決之囚,時間拖得越長越痛苦。
但不管怎麼說,喜歡這個制度的人,佔絕大多數。經魁揭曉之時,總在入夜酉時以後,內外簾的官員、胥吏、雜役,哪怕連擔水夫,亦可到聚奎堂前看熱鬧,手中各擎紅燭一支,甚至兩支,照耀得璀璨華麗,過於豔陽天氣,其名謂:“鬧榜”。那支鬧過榜的紅燭,吹熄了用來送人,是極好的一份人情,據說兒童啟蒙,用這支殘燭照著讀書,必主聰明,與出場時的“照出籤”可用來催生,都算是科場佳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