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附錄1吉卜林的《曼德勒》中的地理描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曼德勒》(1892)是吉卜林最著名和最令人難忘的敘事詩,其意義在於它使人聯想到富於異國情調的東方。那些地名令人如此難以忘懷,韻律如此齊整,以致讀者不曾注意到其地理描寫極不準確。敘說者居於寒冷、遙遠的倫敦,回憶東方的迷人之處,把令人不舒服、有著粗石路面、下著毛毛細雨的倫敦濱河區、切爾西區和斯特蘭德大街與毛淡棉陽光普照、慵懶、無憂無慮的生活(以嬉戲的飛魚為代表)做了對比。“毛淡棉老佛塔”是凱克坦蘭,它位於山頂,在那裡能看到城市及海港的壯觀景色。“淤泥,淤泥多的河流”是旱季時的薩爾溫江,在毛淡棉那裡。伊洛瓦底江船隊公司的槳輪汽船沿河而上通至曼德勒。蘇皮約拉特是西寶國王的王后,這位國王在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英軍取勝後被廢黜和流放,使英國人控制整個國家。“堆放柚木的哈提斯”是大象。

作為敘述者的那位英國士兵認為風吹之下的棕櫚樹和寺院鐘聲表達了他那位衣著鮮豔、吸方頭雪茄、彈班卓琴、漂亮而且深情的緬甸姑娘的渴望。她崇拜一尊“異教徒”佛像,而且對他而言幸運的是,她不知道道德規則和《十誡》中關於性的禁律。在此,她也和倫敦那些邋遢、一臉愚蠢之相的倫敦女傭形成對比,那些女傭舉止得體,但全然不解風情。儘管那種異國風景、暖和天氣和那些柔順的女人曾把這位士兵吸引至東方,但他仍未治癒的瘧疾熱令他在想到熱帶地區時仍心有餘悸。確實,他記得那條船起航時,“去曼德勒的路上,我們這些病人躺在涼篷之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