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門戶大佬戰百度

熱門小說推薦

自百度在納斯達克大獲成功之後,入口網站的前途變得越發渺茫,那些不看好入口網站的人再一次哼起了“門戶時代已成往事”的曲調。此時的使用者流量爭奪戰已不再是舊時模樣,而是各後起之秀在“搜尋時代”中三分天下。

在美國成熟的網際網路搜尋市場中,Google、雅虎、MSN幾乎霸佔了全部市場份額,而在這三家傳統網際網路公司中,只有Google是唯一一家依靠搜尋引擎生存的,雅虎和MSN只能算是擁有強大搜索功能的入口網站。

再看看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經過幾年的風吹雨打,搜尋引擎市場已打開了新格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也越來越清晰。在流量和收入方面,百度、3721這種單純做搜尋引擎的公司早已超越了搜狐、網易這些老牌入口網站,且已佔據更多市場份額。

從市場現狀來看,各家公司都在圍繞著搜尋引擎市場推陳出新。新浪推出“愛問”、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阿里巴巴收購雅虎轉而進軍搜尋領域……都已說明搜尋引擎市場已成為國內外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必爭之地。

搜尋引擎行業,是網際網路領域裡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搜尋引擎就如點石成金之術一般,吸引著行業內的每一位“大佬”。一時之間,搜尋引擎領域的戰火被點燃,搜尋門戶和門戶搜尋正在平分天下。

面對大勢,李彥宏說,百度上市之後,仍會堅持以中文搜尋為主要發展專案。對門戶搜尋的挑戰,他認為這只是中國搜尋引擎市場趨向成熟的表現。當然,對這種挑戰尚不能掉以輕心,對百度最先發難的當屬新浪。

百度在國內與新浪的明爭暗鬥,絕不亞於在國際上與Google的勾心鬥角,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雙方之間的恩怨情仇,也是很難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百度創立之初,主要業務是為入口網站提供技術。經歷了2000年、2001年的網際網路絡泡沫期後,其在短時間內擺脫了泡沫破滅帶來的負面影響,且仍抓住了為數不多的能拿出錢的大客戶——新浪、搜狐等老牌入口網站。

是時,為求果腹的百度也清楚,羸弱的自己很容易被這些入口網站在某些方面制約。直到2002年,百度打了一場漂亮仗——“新浪停機事件”,才逆轉了不利局勢。這一事件令新浪高層一直懷恨在心,但百度憑此轉型成功,有了屬於自己的入口網站。

2005年夏,百度在納斯達克的第一筆交易成功時,新浪內部已然有些亂了陣腳。表面上,新浪表現的很冷靜,作為中國最大的入口網站,其竟然對百度上市的訊息未做任何報道。此前,盛大要收購新浪的新聞漫天飛揚時,其也未刊登過任何報道。

其實,新浪的編輯人員都非常優秀,工作效率也很高,幾乎能掌控國內所有大大小小的各類資訊。新浪對百度上市並沒有表現出太多關注的熱情,首頁沒有關於上市的訊息,甚至網站的科技版塊中也只有“百度上市”四字,並附上了一條對百度十分消極的訊息。

新浪對百度上市的訊息表現的如此“低調”,讓所有業內人士都察覺到一絲古怪的氣息。百度在納斯達克取得超高股價,是李彥宏的一次意外收穫。對新浪而言,李彥宏的收穫讓他們覺得是“大禍”。

當時,百度還只做搜尋引擎業務,而一旦缺錢了,最可能的轉型方向就是做入口網站。百度擁有龐大的使用者流量,若是向做入口網站轉型,新浪的麻煩就大了。緊接著的事實也讓我們明瞭,百度的確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讓新浪憤恨不已。

不可避免的競爭關係,讓百度和新浪兩家公司很難和平相處,新浪面對百度上市後的瘋狂態勢,也不得不早作打算了。

2005年6月30日,搜狐召開了一場名為“搜尋經濟”的網際網路主題大會。與此同時,新浪也正召開主題會議,會議主題為“問盡天下事 搜尋新座標”。會議上,新浪推出完全由其獨立開發的搜尋引擎產品——愛問搜尋。

在測試階段,新浪給這個新的搜尋引擎取名“愛搜”,而愛問則完全是另外一個產品,簡單地說,愛問更像是網路百科全書。現在,新浪將兩個優秀產品組合在一起,且在名字上劈開了家家都“搜”的趨勢,這是其首創。

當時,“愛問搜尋”是中國第一款中文智慧型互動搜尋引擎,在保留原有的技術和演算法的基礎之上,提高了常規網頁搜尋的部分功能,形成了一個互動問答平臺,同時完善了傳統搜尋上演算法和技術在搜尋介面上不能體現其智慧性和互動特性的不足。透過調動網路使用者的興趣愛好,來回答來自網際網路的諸多問題,並以此來補充愛問搜尋引擎的資訊庫。

這種方式對搜尋行業有很大幫助,透過對網友們意見的採集,形成了大家一起幫忙找答案的模式。而且,新浪愛問搜尋還能將億萬網友的智慧整合起來,彼此分享知識與經驗,享受這種分享的快樂。

因此,新浪算是突破了百度、Google等老牌搜尋引擎公司所堅持的以演算法取勝的搜尋模式,也具備了與百度正面一戰的實力。

搜狐對百度上市一事,表現出了與新浪截然不同的態度,其為了能報道更多資訊,曾在百度上市前專門跑去百度總部拍攝現場畫面,其專注程度可見一斑。而待百度上市成功之後,其又還原成學習者的心態。可讓人不解又覺得尷尬的是,它對待百度的態度這麼認真,可在首頁上居然找不到“百度”二字。搜狐與新浪多年來一直在入口網站的IT和財經兩個方面發力,這次卻沒有任何關於李彥宏和百度的訊息,自其與百度的對立關係被確定後,它竟捨不得一個連結的地方!

不久,搜狐為了給搜狗造勢,專門組織了一個名為“美女與野獸”的登山隊。當時,搜狐當家人張朝陽剛從西藏的啟孜峰上下來,對百度上市首次做出了評論,他覺得:“上市對百度只意味著兩點,一是聲勢與知名度,二是一億美元。”他說,納斯達克瘋狂飆升的股價,只不過是華爾街上那些錯過Google的分析師們將自己看走眼而錯過好機會的現實所形成的一種“悔恨”,現在分析師們正將這種悔恨的情緒毫無保留地發洩在百度身上。

“現在投資人只對搜尋感興趣。搜尋確實是一個入口,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它會與電子商務緊密相連。幹掉百度,就是我們門戶的天下。”張朝陽表達了對搜狐的信心。

其實,百度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並創造輝煌的戰績,這種現實對當時的張朝陽來說,是比較酸澀的。他一直都堅信,中國搜尋引擎的老大是搜狐。誠然,在初期的搜尋領域,搜狐的確是搜尋引擎中的排頭企業,但因沒有建立完善的收費機制,最後只能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有人形容搜狐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沒有吃到甜頭,只能說酸。不過,搜狐仍有一個機會——搜狗。

2004年8月3日,搜狗從搜狐中脫離出來,肩負著成為Google一樣的搜尋引擎的重任。對此,很多網友笑稱:“現在百度上市了,搜狗上市也只是時間問題?”一句玩笑話,既帶著對搜狗的期許,也有“隔岸觀火”之意。

事實上,搜狐能順利推出搜狗,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要感謝百度的,畢竟百度為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證實了搜尋引擎的廣闊市場前景。2001年9月時,百度率先推出了競價排名模式,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造成了巨大影響;搜狐在2002年,發現了百度在為其提供的資料上存在太多差異,由此張朝陽開始鞭策搜狐的精英組成最強團隊,並投入核心力量研發核心的搜尋引擎技術。

其時,戰績輝煌的百度似乎惹了“眾怒”,可這也恰恰證明了百度的實力。對李彥宏而言,重要的或許並不是佔據多少市場份額,而是誰能在這場混戰中讓更多使用者銘記自己,這才是最後的勝利。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